[發明專利]基于本體的雙情境匹配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98861.2 | 申請日: | 2017-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0840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陳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中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6/31 | 分類號: | G06F16/31;G06K9/62;G06Q50/20 |
| 代理公司: | 武漢東喻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方可 |
| 地址: | 430079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本體 情境 匹配 方法 系統 | ||
1.一種雙情境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資源情境本體框架與學習情境本體框架進行合并,形成在系統中形態統一的情境本體樹Q;
(2)利用統一的情境本體樹Q,建立資源情境樹和學習情境樹的節點映射;
(3)系統感知學習者當前的學習情境樹CL,并從資源情境庫中抽取出一個資源情境樹CR以待匹配;
(4)依據節點映射關系,計算CL和CR對應葉子節點間的相似度;
(5)通過葉子節點間的相似度累加或加權求和,得到資源情境樹CR與學習情境樹CL之間的相似度;
(6)若資源情境庫中還存在沒有匹配過的資源情境,則重復(3)-(5)步驟,否則,進入步驟(7);
(7)利用預設的情境推理規則,結合多個資源情境樹CR與學習情境樹CL之間的相似度,對多個資源情境進行匹配度排序;
(8)根據匹配度排序結果確定與當前學習情境樹CL最匹配的資源情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情境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建立資源情境樹和學習情境樹的節點映射的具體過程為:
(21)遍歷情境本體樹Q,并按遍歷順序對Q的所有節點進行編號,輸出一個Q的節點的二元數組QArry,分別存儲節點名稱和節點編號;
(22)將學習情境樹CL中的一個節點為cl與QArry中的節點名稱進行匹配,找出QArry中存在的唯一的一個與cl匹配的節點,并將該節點的編號和cl節點名稱存入CL的映射數組CLArry中,循環CL中的所有節點,得到CL的映射數組CLArry;
(23)按照步驟(22)相同方式對資源情境樹CR進行處理,得到CR的映射數組CRArry;
(24)匹配CLArry和CRArry數組單元中的節點編號,找到具有相同節點編號的兩個對應的數組,即可得到CL和CR對應的節點。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情境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計算CL和CR對應葉子節點的相似度采用下面的任意一種計算:
(a)一般屬性相似度計算,其過程為:
當學習情境的某個屬性結點v的屬性值集合P(v)中至少存在一個元素p屬于資源情境對應的屬性結點v′的屬性值集合P(v′)時,則認為這兩個屬性是匹配的,相似度用Sim(v,v′)表示,
(b)基于領域本體的概念相似度計算,其過程為:
其中,Sim(C,C′)表示概念C和C′的相似度,Dist(C,C′)表示概念C和C′的語義距離,Int(C,C′)表示兩個概念之間的強度,OL(C,C′)表示概念C和C′的語義重復度,即概念C和C′在學習元平臺領域知識本體中具有的相同上位概念的個數,Dep(C)表示概念C在概念樹上所處的層級數,Dep(C′)表示概念C′在概念樹上所處的層級數;
(c)余弦相似度計算,其過程為:
其中,Sim(I,I′)表示興趣向量I和興趣向量I′的相似度,replace(I,I′)表示興趣向量I和興趣向量I′進行替換同義詞之后的相似度;I=(C1,C2,…,Cn),其中Ck表示某個興趣關鍵詞,1=k=n;I′=(T1,T2,…,Tm),其中Tk表示某個興趣關鍵詞,1=k=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中師范大學,未經華中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98861.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