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無土栽培技術的基質(zhì)及其培育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1295638.2 | 申請日: | 2017-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734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6 |
| 發(fā)明(設計)人: | 吳文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州琦翔進出口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24/15 | 分類號: | A01G24/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風雅頌專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 代理人: | 陳宙,李莎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南潯***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土 栽培技術 基質(zhì) 及其 培育 方法 | ||
1.一種無土栽培技術的基質(zhì),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質(zhì)原料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組成:草炭土8-10份、有機肥0.4-0.6份、鈣鎂鉀礦粉0.5-0.7份、蛭石3-5份、珍珠巖2-4份、河沙1-3份、菌棒廢渣16-18份、植物秸稈9-11份、枯樹葉10-12份、腐植酸2-4份、風化煤3-5份、酵素菌生物有機肥6-8份、氨基酸4-6份。
2.根據(jù)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種無土栽培技術的基質(zhì),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質(zhì)原料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組成:草炭土9份、有機肥0.5份、鈣鎂鉀礦粉0.6份、蛭石4份、珍珠巖3份、河沙2份、菌棒廢渣17份、植物秸稈10份、枯樹葉11份、腐植酸3份、風化煤4份、酵素菌生物有機肥7份、氨基酸5份。
3.根據(jù)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種無土栽培技術的基質(zhì),其特征在于,所述鈣鎂鉀礦粉中的鈣、鎂、鉀的比重為1:1:1。
4.根據(jù)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種無土栽培技術的基質(zhì),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是蘇氨酸、纈氨酸、蛋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胱氨酸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
5.一種無土栽培技術的基質(zhì)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培育方法具體如下:
步驟一,將菌棒廢渣、植物秸稈、枯樹葉投入研磨機中進行研磨粉碎,過70-80目篩,經(jīng)目篩過濾的混合粉末投入至發(fā)酵罐中,加入與去離子水比重1:4,攪拌混合15-20min,再靜置放置15-20天;
步驟二,靜放發(fā)酵處理后再向發(fā)酵罐內(nèi)投入腐植酸、氨基酸,在常溫下保溫發(fā)酵5-6天,獲得最終發(fā)酵物;
步驟三,將草炭土、有機肥、鈣鎂鉀礦粉、河沙、風化煤、酵素菌生物有機肥投入研磨機中進行研磨粉碎,過50-60目篩,投入至攪拌桶中,再加入與去離子水比重1:2,混合攪拌40-50min,獲得粘稠狀的混合料;
步驟四,將步驟二中的最終發(fā)酵物與步驟三中的粘稠狀的混合料投入至剪切設備中,在轉(zhuǎn)速3000-4000轉(zhuǎn)/分鐘的轉(zhuǎn)速下,分散處理1-2h,得到混合漿料;
步驟五,稱取蛭石、珍珠巖,再用去離子水沖洗15-20min后立即用液氮噴淋研磨料冷凍處理2-3min,冷凍結(jié)束后待其自然恢復至室溫,按前述步驟反復沖洗、冷凍處理5-7次后放入烘箱,在80-100℃下干燥2-3h,獲得預制基質(zhì);
步驟六,將步驟四中的混合漿料與步驟五中的預制基質(zhì)以比重1:5比例投入曝氣池中,每天曝氣1次,每次曝氣1-2h,如此處理5-7天后過濾,分離得到濾渣,濾渣為所需要的基質(zhì)填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州琦翔進出口有限公司,未經(jīng)湖州琦翔進出口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95638.2/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