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凝析油生產用高效脫硫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94420.5 | 申請日: | 2017-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599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2 |
| 發明(設計)人: | 李盼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高盛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G19/02 | 分類號: | C10G19/02;C10G19/08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劉備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鄭州市自貿試驗區鄭州***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凝析油 生產 高效 脫硫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凝析油生產用高效脫硫裝置,包括罐體,所述罐體底部左右對稱設置有支撐腳,所述罐體頂部右側設置有進料斗,罐體內對應進料斗下方設置有水平設置有滾筒,所述滾筒兩端設置有輥軸,所述滾筒的右端輥軸套裝在罐體側壁對應位置設置的固定軸承上,所述滾筒左端設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頂端焊接在罐體內頂部,滾筒左端輥軸套裝在固定架對應位置設置的固定軸承上,所述滾筒外側壁上均勻設置有通孔,所述罐體底部右側設置有集液槽,罐體底部對應集液槽底部設置有出渣口,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凝析油生產用高效脫硫裝置,結構設置巧妙且布置合理;實現堿液與凝析油充分接觸反應,實現高效脫硫另外實現堿液的循環利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化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用于凝析油生產用高效脫硫裝置。
背景技術
凝析油是指從凝析氣田或者油田伴生天然氣凝析出來的液相組分,又稱天然汽油。其主要成分是烴類的混合物,而其中含硫化合物是凝析油中主要的雜質,脫除凝析油中的含硫化合物一直是石化領域一個重要的議題。例如,中國發明專利申請號為201220063204.6的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凝析油脫硫脫臭裝置。包括一級抽提單元、氧化單元、二級抽提單元及相關管路、控制閥,其一級抽提單元通過相關管路連通氧化單元和二級抽提單元,氧化單元通過相關管路連通二級抽提單元;通過高效傳質效率的纖維液膜設備進行凝析油中微量硫化氫和硫醇的堿液抽提,凝析油脫臭效率高;采用獨立的堿液氧化再生單元,使氧化再生反應的溫度和氧分壓單獨調節,操作靈活,提高堿液再生效率,降低堿耗;在二級抽提單元,凝析油與再生堿液接觸,完成凝析油中剩余硫醇的脫除和再生堿液中二硫化物的萃取分離,實現凝析油的脫臭和再生堿液的循環使用;利用纖維液膜設備的液膜傳質方式和大傳質表面,提高了堿液抽提效率和二硫化物萃取分離效率,實現兩相的清潔、高效分離。現有技術提供了一種凝析油脫硫脫臭裝置,但是該現有技術在日常生產作業中存在以下技術問題:系統結構復雜,不便于設備的檢修;采用再生堿液,堿液的濃度不恒定,脫硫的效果不穩定。基于現有技術存在的如上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高效凝析油脫硫裝置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凝析油生產用高效脫硫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凝析油生產用高效脫硫裝置,包括罐體,所述罐體底部左右對稱設置有支撐腳,所述罐體頂部右側設置有進料斗,罐體內對應進料斗下方設置有水平設置有滾筒,所述滾筒兩端設置有輥軸,所述滾筒的右端輥軸套裝在罐體側壁對應位置設置的固定軸承上,所述滾筒左端設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頂端焊接在罐體內頂部,滾筒左端輥軸套裝在固定架對應位置設置的固定軸承上,所述滾筒外側壁上均勻設置有通孔,所述罐體底部右側設置有集液槽,罐體底部對應集液槽底部設置有出渣口,集液槽內底部設置有豎向吸管,所述滾筒左端輥軸為中空結構,所述豎向吸管通過導管與滾筒左端連通,導管貫穿滾筒左端輥軸伸入滾筒內,所述豎向吸管固定在罐體內右側壁底部,所述導管上設置有輸送泵,所述輸送泵固定在罐體右側底部內壁上,所述集液槽頂端左側設置有擋水板,所述罐體左端設置有出油口,所述罐體外側設置有滾筒驅動機構。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滾筒右端輥軸伸出罐體外側,罐體外側的滾筒輥軸上套裝有從動帶輪,所述罐體底部設置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上設置有主動帶輪和驅動主動帶輪的驅動電機,主動帶輪與從動帶輪之間套裝有傳動皮帶。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滾筒內設置有加熱機構。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熱機構為電熱絲,所述電熱絲呈螺旋狀布置在滾筒內。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液槽呈錐形。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油口的高度與擋水板的高度平齊。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豎向吸管內底部設置有過濾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高盛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未經河南高盛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9442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