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磷酸化肽段和蛋白質富集方法和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94097.1 | 申請日: | 2017-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970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麗華;胡曄晨;江波;楊開廣;張玉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7K1/22 | 分類號: | C07K1/22;G01N33/68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馬馳 |
| 地址: | 116023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磷酸化肽段 功能分子 蛋白質 客體分子 磷酸 富集 絡合金屬離子 中性緩沖溶液 中性緩沖體系 蛋白質富集 二甲基吡啶 功能化材料 叔丁氧羰基 特異性識別 共價結合 共價修飾 固相分離 硅球表面 金剛烷銨 新型磷酸 主體材料 主體分子 胺反應 葫蘆脲 酪氨酸 羧基化 捕獲 應用 支撐 | ||
1.一種在中性條件下富集磷酸化肽段和蛋白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在磷酸化肽段和蛋白質標記上磷酸識別功能分子;
(2)利用葫蘆脲功能化硅球,富集標記了磷酸識別功能分子的磷酸化肽段和蛋白質;
(3)將磷酸化肽段和蛋白質洗脫,進行鑒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識別功能分子制備方法如下:
(1)采用3-溴丙酸制備羧基化的金剛烷銨;
(2)通過N-叔丁氧羰基-L-酪氨酸與N,N′-二甲基吡啶胺反應形成支撐分子;
(3)將支撐分子與羧基化的金剛烷銨共價結合,并在其上絡合金屬離子,形成磷酸識別功能分子得到具有富集基團的功能分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葫蘆脲功能化硅球制備方法如下:
(1)葫蘆脲的羥基化修飾;
(2)羧基活化的硅球的制備;
(3)將葫蘆脲修飾于羧基活化的硅球上,得到葫蘆脲功能化硅球。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在中性條件下富集磷酸化肽段和蛋白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用3-溴丙酸制備羧基化的金剛烷銨的過程,如下:
(1)羧基化反應:將0.1-10當量1-金剛烷胺,簡稱為:AD1,0.1-10當量3-溴丙酸和0.1-10當量碳酸鉀懸浮于10-20體積份二氯甲烷、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亞砜、乙腈、異丙醇、甲醇中的一種以上,混合物回流6-12h;
(2)后處理:將反應混合物經硅藻土過濾,并用乙腈充分洗滌;將濾液濃縮,殘余物通過硅膠柱色譜,二氯甲烷與甲醇體積比為9:1為流動相,進行純化,蒸干得到無色固體,簡稱為:AD1-APPA。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在中性條件下富集磷酸化肽段和蛋白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分子的制備方法如下:
所述通過N-叔丁氧羰基-L-酪氨酸與N,N′-二甲基吡啶胺反應形成支撐分子的過程為,通過N-叔丁氧羰基-L-酪氨酸與N,N′-二甲基吡啶胺在多聚甲醛的存在下反應生成保護的前體分子,簡稱為:Boc-dpa,Boc-dpa去保護后得到支撐分子,簡稱為:dpa。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Boc-dpa去保護后得到支撐分子的制備方法如下:
所述Boc-dpa的制備過程:
(1)0.1-10當量N,N′-二甲基吡啶胺與0.1-10當量多聚甲醛溶解于20-50%異丙醇溶液中,用鹽酸調pH 8.0-9.0,50-90℃反應10-60min;
(2)向上述溶液中加入0.1-10當量N-叔丁氧羰基-L-酪氨酸,100-120℃反應6-24h,得到Boc-dpa;
(3)后處理:將異丙醇蒸干,冷卻至室溫后收集下層油狀物,分散于50體積份乙酸乙酯中,分別用飽和碳酸氫鈉溶液、飽和氯化鈉溶液清洗,用硫酸鈉干燥過夜;以體積比為氯仿:三乙胺:甲醇=20-50:0.8-1.2:0.1-0.5溶液為流動相,100-300目二氧化硅為固定相純化產物;
所述的Boc-dpa去保護生成dpa的過程:
將0.1-10當量Boc-dpa分散于1-10體積份二氯甲烷溶液中,滴加10-20體積份三氟乙酸,室溫反應1-12h得到dp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9409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