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應用于甘蔗收獲機中的進料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93790.7 | 申請日: | 2017-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803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4 |
| 發明(設計)人: | 曾華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曾華山 |
| 主分類號: | A01D45/10 | 分類號: | A01D45/10;A01D57/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2000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應用于 甘蔗 收獲 中的 進料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機械領域,涉及一種應用于甘蔗收獲機中的進料裝置。
背景技術
本專利申請人于2015年5月21日有申請過名稱為《一種新型甘蔗收獲機》的發明專利,專利號為:2015102612702,該發明專利技術方案所述的“一種新型甘蔗收獲機”具體為一種履帶式的甘蔗收獲機,這種履帶式甘蔗收獲機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會存在移動不靈活、易破壞甘蔗田的地壟的問題,這種履帶式甘蔗收獲機采用手動檔進行控制移動;另外,這種履帶式甘蔗收獲機在作業過程中,甘蔗桿的根部被切斷后,甘蔗桿的根部會先從割臺進入輸送通道中,然后甘蔗桿再在進料輸送通道中完成剝葉和斷梢的工序,由于甘蔗桿的梢部是晚于甘蔗桿的根部進入進料輸送通道中的,所以這種作業方式會影響甘蔗桿的斷梢效果。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以泉州市勁力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車間作為具體技術方案的實施地點提供一種應用于甘蔗收獲機中的進料裝置,它是甘蔗收獲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后方的喂入裝置配合使用,它負責將甘蔗桿向后輸送給喂入裝置,本發明具有結構新穎、運行更穩定、實用性更強的特點。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具體技術措施:應用于甘蔗收獲機中的進料裝置,它是由左右兩塊進料側圍板、四根帶軸承的滾軸組成,其特征在于,
左右兩塊進料側圍板左右平行拉開,左右兩塊進料側圍板之間間隔有過料空間,左右兩塊進料側圍板之間串接有四根前后平行排列的帶軸承的滾軸,每根帶軸承的滾軸通過螺絲均緊固有6~10片方形橡膠板,6~10片方形橡膠板之間以等份排列方式分布在帶軸承的滾軸的側壁上;
四根前后平行排列的帶軸承的滾軸由前至后依次為第一滾軸、第二滾軸、第三滾軸、第四滾軸;
第一滾軸的右軸端安裝有一個液壓馬達,第一滾軸的左軸端、第二滾軸的左右兩軸端、第三滾軸的左右兩軸端、第四滾軸的左軸端均套接有一個齒輪,第一滾軸左軸端的齒輪與第二滾軸左軸端的齒輪之間、第二滾軸右軸端的齒輪與第三滾軸右軸端的齒輪之間、第三滾軸左軸端的齒輪與第四滾軸左軸端的齒輪之間均套接有鏈條;
液壓馬達能驅動第一滾軸轉動,在鏈條傳動作用下,第二至第四滾軸同時作同向轉動。
本發明以10o~20o角傾斜。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具有結構新穎、運行更穩定、實用性更強的特點。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局部組合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以泉州市勁力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車間作為實施地點并提供如下具體實施例:
如圖1所示,應用于甘蔗收獲機中的進料裝置,它是由兩塊進料側圍板E1、四根帶軸承的滾軸組成,其特征在于,左右兩塊進料側圍板E1左右平行拉開,左右兩塊進料側圍板E1之間間隔有過料空間,左右兩塊進料側圍板E1之間串接有四根前后平行排列的帶軸承的滾軸,每根帶軸承的滾軸通過螺絲均緊固有6~10片方形橡膠板,6~10片方形橡膠板之間以等份排列方式分布在帶軸承的滾軸的側壁上;
四根前后平行排列的帶軸承的滾軸由前至后依次為第一滾軸、第二滾軸、第三滾軸、第四滾軸;
第一滾軸的右軸端安裝有一個液壓馬達,第一滾軸的左軸端、第二滾軸的左右兩軸端、第三滾軸的左右兩軸端、第四滾軸的左軸端均套接有一個齒輪,第一滾軸左軸端的齒輪與第二滾軸左軸端的齒輪之間、第二滾軸右軸端的齒輪與第三滾軸右軸端的齒輪之間、第三滾軸左軸端的齒輪與第四滾軸左軸端的齒輪之間均套接有鏈條;
液壓馬達能驅動第一滾軸轉動,在鏈條傳動作用下,第二至第四滾軸同時作同向轉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曾華山,未經曾華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9379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省力型人工菠蘿收獲機械
- 下一篇:一種車厘子采摘的保鮮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