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余度系統數據采集的時標對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93760.6 | 申請日: | 2017-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275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9 |
| 發明(設計)人: | 胡銳;張軍;遲文明;李淵;饒曉;孫吉洪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5B19/042 | 分類號: | 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空專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中興 |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目標機 采集卡 系統數據采集 計數器 采集數據 主控PC機 對齊 數據包 時標 實時嵌入式軟件 讀取 應用技術領域 高性能時鐘 時序 調試接口 航空工程 解析軟件 時間標簽 時序標記 數據采集 同步驅動 依次連接 真實目標 時間軸 主控卡 鏈路 硬線 還原 轉發 采集 分析 | ||
本發明屬于航空工程應用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多余度系統數據采集的時標對齊方法。本發明步驟如下:a)將每張采集卡與每個余度VMC或RN目標機的調試接口依次連接,作為數據采集的鏈路;b)每張采集卡的CPLD中設置計數器,用計數值作為時間標簽,對采集的目標機數據包進行時序標記;c)主控卡的FPGA中設置10MHz高性能時鐘源,通過硬線引出,同步驅動b)中所有計數器;d)采集卡中的實時嵌入式軟件每次接收到目標機采集數據時,讀取b)產生的時標值,同采集數據一起轉發給主控PC機;e)主控PC機的解析軟件根據時標值,將多余度目標機數據包在同一時間軸上展開分析,達到還原真實目標機時序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航空工程應用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多余度系統數據采集的時標對齊方法。
背景技術
WL-A飛機管理系統采用多余度架構,每個余度通道的飛機管理計算機(以下簡稱VMC)和遠端節點(以下簡稱RN)進行數據采集后,需要在同一時間軸上展開分析,面臨多通道時標對齊的問題。如果直接采用VMC/RN目標機的心跳值作為時標進行通道數據對齊,當VMC之間本身已經處于失步(非同步)狀態時,會造成時間軸上對齊的數據并不是真正同時發生的,無法還原出系統真實時序;當前飛機管理系統的飛行測試接口(以下簡稱FTI)利用采集主控PC機的時間戳,對各通道采集的數據包進行標記,但受制于PC機windows為非實時操作系統,時序標記操作受其它進程影響較大,且軟件產生的時間戳精度較低(微秒級),實際使用過程中依然出現了誤對齊或誤失步的現象,嚴重影響數據分析的效果。
鑒于上述兩種方式的局限和不足,尋求一種對多余度VMC/RN數據進行時序標記的方法,對WL-A飛機管理系統的數據采集與分析非常必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鑒于使用多余度系統目標機時標的方式無法適用本身失步的情況,而當前采用主控PC機時標的方式效果不理想、精度低的不足,本發明利用嵌入式采集設備中的硬件資源產生時標,由實時嵌入式軟件獲取時標標記接收數據包,實現了一種實時性強、精度高、可行的采集數據時序標記與對齊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多余度系統數據采集的時標對齊方法,其步驟如下:
a)將每張采集卡與每個余度VMC或RN目標機的調試接口依次連接,作為數據采集的鏈路;
b)每張采集卡的CPLD中設置計數器,用計數值作為時間標簽,對采集的目標機數據包進行時序標記;
c)主控卡的FPGA中設置10MHz高性能時鐘源,通過硬線引出,同步驅動b)中所有計數器;
d)采集卡中的實時嵌入式軟件每次接收到目標機采集數據時,讀取b)產生的時標值,同采集數據一起轉發給主控PC機;
e)主控PC機的解析軟件根據時標值,將多余度目標機數據包在同一時間軸上展開分析,達到還原真實目標機時序的目的。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發明時標的產生和獲取過程與目標機時序無關,當目標機余度通道之間失步或目標機本身就是異步工作時,也可以進行正常進行時標對齊;基于CPLD/FPGA硬件資源和實時嵌入式軟件的標記方式,有效克服了當前系統基于windows系統主控PC方式的不足,保證了實時性和精度;技術方案易于實現,可行性強。
本發明已經在WL-A飛機的飛機管理系統綜合監控與VMC機載軟件調試中實施,解決了多余度系統數據采集與分析過程中時標對齊的難題,使多余度系統真實時序可以進行還原分析,提高了系統實驗與軟件調試的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多余度系統數據采集的時標對齊方法的軟硬件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未經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9376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道路施工監控方法及終端
- 下一篇:嵌入式智能監測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