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RGB-D特征匹配的3D點云拼接與融合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93629.X | 申請日: | 2017-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5336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0 |
| 發明(設計)人: | 邱鈞;劉暢;王媛;吳麗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T3/40 | 分類號: | G06T3/40;G06T5/50;G06T7/33;G06T7/9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智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石輝 |
| 地址: | 100192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rgb 特征 匹配 拼接 融合 方法 | ||
1.一種基于RGB-D特征匹配的3D點云拼接與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驟100,將不同視點的場景表面3D點云數據投影到RGB-D圖像進行處理,實現三維點云降至二維的降維計算;
步驟200,提取RGB-D圖像中的特征點,建立RGB-D圖像的特征描述,對不同視點RGB-D圖像進行匹配;
步驟300,求解坐標及深度變換矩陣,對RGB-D圖像進行拼接與融合;
步驟400,將拼接后的RGB-D圖像轉化為3D點云數據;
其中:
步驟300中的“求解坐標及深度變換矩陣,對RGB-D圖像進行拼接”包括:
經特征匹配后的兩幅RGB-D圖像,對應特征點可通過求解變換矩陣相互轉換,基于投影變換模型給出變換矩陣,該變換矩陣與特征點對的關系模型為:
其中A′對應圖像I′,A對應參照圖像I,變換矩陣Tk包含旋轉、縮放、平移和變形量,通過代入特征點對進行求解,A′包含圖像I′變換矩陣可簡寫為其中表示縮放、旋轉量,S=(x0,y0,D0)T表示位移量,V=(v1,v2,v3)表示水平、垂直和深度方向的變形量;
利用求解出的Tk對圖像I′中的像點逐一變換,實現圖像的拼接;
步驟300中的“對RGB-D圖像進行融合”包括:
不同RGB-D圖像拼接過程中進行圖像融合,對圖像數據的RGB值作基于光度差異的變換,假設兩圖像光度差異是全局的,變換過程由以下線性模型給出:
等式右端RGB值對應參照圖像I,左端對應圖像I′;
變換矩陣由兩圖像的RGB均值比給出,利用雙線性插值算法處理圖像拼接產生的偽影;
步驟400中的“將拼接后的RGB-D圖像轉化為3D點云數據”包括:
對于3D大視場,從場景前不同視點獲取點云數據,經RGB-D特征匹配并拼接融合,通過坐標變換Xw=x,Yw=y,Zw=d0-D(x,y)轉化為3D點云數據;對于3D全景,從場景周圍不同視點獲取的點云數據,經RGB-D特征匹配并拼接融合,通過坐標變換:
轉化為點云坐標系下的3D點云數據(Xw,Yw,Zw),其中x0為RGB-D全景圖像最左端橫坐標值,xN為最右端橫坐標值;RGB-D圖像數據包括圖像平面坐標(x,y)、深度D(x,y)和顏色(RGB)信息,參考面Zw=d0作為相機平面;
步驟200具體包括:
步驟201,利用透視投影模型和尺度空間理論,檢測并提取RGB-D圖像的三維特征點;
步驟201具體包括:
步驟211,利用透視投影模型,給出RGB-D圖像保三維幾何結構的降維計算方法,得到場景在相機坐標系中的參數表示;
步驟212,由擴散方程出發,利用有限差分與尺度空間理論,建立檢測RGB-D圖像三維特征點的RGB-D尺度空間;
步驟213,在RGB-D尺度空間上極值檢測,獲取特征點的位置;以及
步驟214,利用子像元插值法,精確定位特征點,并篩除低對比度和邊緣響應點,增強特征匹配穩定性和抗噪能力;
步驟211中的“場景中物點在相機坐標系中的參數表示”為:
其中,是物點P在相機坐標系中的坐標,(u,v)平面為成像平面,ω為相機的水平視角,W,H表示圖像I0的分辨率,D(u,v)為物點到相機的水平距離;
步驟212具體包括:
根據尺度空間理論,圖像I0(x,y)的高斯尺度空間L(x,y,σ)表示為高斯函數G(x,y,σ)與原始圖像I0的卷積,如下所示:
L(x,y,σ)=G(x,y,σ)*I0(x,y), (6)
圖像I0的高斯尺度空間可表示為擴散方程初值問題,即:
此方程有唯一解*表示卷積;
利用有限差分理論,得到擴散方程初值問題的差分近似形式包括:
對圖像I0的支撐域Ω進行步長為h的離散得Ωd,引入以下差分量,得到擴散方程的差分形式,進而建立RGB-D尺度空間,差分量的表達如下:
其中和為簡化符號;
因此,引入拉普拉斯算子L的離散二階微分算子A,有以下偏微分方程:
將其寫成矩陣形式,令再由導數的定義得上式近似于:
其中τ為圖像層間的尺度差,即τ=σ(n+1)-σ(n),σn+1和σn分別表示圖像f(n+1)和f(n)的模糊度,即尺度;由上式迭代求解,即可建立RGB-D尺度空間;
步驟214具體包括:
為獲取連續情況下的極值點,利用子像元插值法,精確定位特征點,具體如下:
步驟2141,令F(u,v)=Af(u,v),假設經上述極值檢測得到的極值點為(u1,v1),則在此極值點(u1,v1)處將F(u,v)進行Taylor展開,并求駐點得到偏移量
步驟2142,根據偏移量中所有分量與0.5的大小關系定位特征點;
為增強特征匹配穩定性和抗噪能力,篩除低對比度和邊緣響應點,其具體如下:
步驟2143,刪除定位出的特征點中低對比度的特征點;
步驟2144,刪除定位出的特征點中的邊緣響應點;
步驟2145,經過步驟2143和步驟2144的篩選,保留下來的特征點即為RGB-D圖像的穩定三維特征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未經北京信息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93629.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苯丙酸酯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 下一篇:流體控制裝置以及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