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石墨烯復合膜的廢水純化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92913.5 | 申請日: | 2017-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404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7 |
| 發明(設計)人: | 王祥;于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科協創環境科技江蘇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44 | 分類號: | C02F1/44;C02F1/14;B01D61/36;B01D71/02;B01D6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眾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32206 | 代理人: | 顧進 |
| 地址: | 210009 江蘇省南京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石墨 復合 廢水 純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廢水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石墨烯復合膜的廢水純化方法。
背景技術
含金屬離子的廢水可以通過蒸餾來純化,它利用混合液體中各組分沸點不同,加熱使水分蒸發成水蒸氣,再將水蒸氣冷凝、收集,獲得高純度的水;與其它的分離手段,如萃取、過濾結晶等相比,它的優點在于不需使用系統組分以外的其它溶劑,從而保證不會引入新的雜質;但由于共沸物的存在,蒸餾水中仍然含有離子雜質;且蒸餾耗費大量熱能,成本太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基于石墨烯復合膜的廢水純化方法。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基于石墨烯復合膜的廢水純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將廢水儲存在大口徑的透明容器中,在廢水表面放上石墨烯復合薄膜;
S2、對所述透明容器進行光照,廢水蒸發;
所述石墨烯復合薄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2-4份,海藻酸鈉1-3份,石墨烯9-12份。
優選地,所述步驟2中,當廢水揮發至原體積的5-20%時,停止光照。
優選地,所述步驟2揮發的水蒸氣可用冷凝裝置收集。
優選地,所述步驟2的光照條件為太陽光照射或模擬太陽光照射。
優選地,所述石墨烯復合薄膜的制備方法為,將所述海藻酸鈉、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溶解于水中,加入所述石墨烯,超聲2-4小時后,抽濾,低溫烘干制成。
優選地,所述石墨烯為羧基化的石墨烯。
優選地,所述石墨烯的片徑為0.5-5μm厚度為0.8-1.2nm。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的優點如下,
本發明廢水的純化方法,通過石墨烯復合薄膜的光熱性質,促進廢水中液態水轉化為水蒸氣蒸發,避免共沸物帶出,利用自然光即可快速實現,無須額外加熱,節約能源,可獲得高純度的蒸餾水。
具體實施方式
下列實施例中各組分的份數均表示重量份。
實施例1:
一種石墨烯復合薄膜的制備方法為,將海藻酸鈉2份、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3份溶解于200份水中,加入羧基化的石墨烯10.5份,所述石墨烯的片徑為0.5-5μm厚度為0.8-1.2nm,超聲3小時后,抽濾,低溫烘干制成。
實施例2:
一種石墨烯復合薄膜的制備方法為,將海藻酸鈉1份、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2份溶解于200份水中,加入羧基化的石墨烯9份,所述石墨烯的片徑為0.5-5μm厚度為0.8-1.2nm,超聲2小時后,抽濾,低溫烘干制成。
實施例3:
一種石墨烯復合薄膜的制備方法為,將海藻酸鈉3份、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4份溶解于200份水中,加入羧基化的石墨烯12份,所述石墨烯的片徑為0.5-5μm厚度為0.8-1.2nm,超聲2-4小時后,抽濾,低溫烘干制成。
實施例4:
一種基于石墨烯復合膜的廢水純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將2L廢水儲存在大口徑的透明容器中,在廢水表面放上實施例1制得的石墨烯復合薄膜;
S2、對所述透明容器進行太陽光照射,廢水蒸發,用冷凝裝置收集水蒸氣,當廢水揮發至原體積的5%時,停止光照,耗時176分鐘。
實施例5:
一種基于石墨烯復合膜的廢水純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將2L廢水儲存在大口徑的透明容器中,在廢水表面放上實施例2制得的石墨烯復合薄膜;
S2、對所述透明容器進行太陽光照射,廢水蒸發,用冷凝裝置收集水蒸氣,當廢水揮發至原體積的5%時,停止光照,耗時221分鐘。
實施例6:
一種基于石墨烯復合膜的廢水純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將2L廢水儲存在大口徑的透明容器中,在廢水表面放上實施例3制得的石墨烯復合薄膜;
S2、對所述透明容器進行太陽光照射,廢水蒸發,用冷凝裝置收集水蒸氣,當廢水揮發至原體積的5%時,停止光照,耗時194分鐘。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沒有用來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在上述基礎上做出的等同替換或者替代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科協創環境科技江蘇有限公司,未經中科協創環境科技江蘇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9291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