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熱塑性動態硫化丙烯酸酯橡膠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92754.9 | 申請日: | 2017-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4759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8 |
| 發明(設計)人: | 李偉浩;彭小權;王瀾;麥裕良;李華亮;洪仰婉;劉超棟;陳建良;陸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省石油與精細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8L27/06 | 分類號: | C08L27/06;C08L33/04;C08L23/08;C08L51/00;C08K13/06;C08K3/26;C08K3/04;C08K3/2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齊鍵 |
| 地址: | 51066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塑性 動態 硫化 丙烯酸酯 橡膠 組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熱塑性動態硫化丙烯酸酯橡膠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質量份的組分組成:超高分子量聚氯乙烯粉:100份;丙烯酸酯橡膠:15~85份;相容劑:15~85份;增塑劑:15~85份;填料:15~35份;阻燃劑:15~35份;抑煙劑:15~35份;熱穩定劑:15~35份;抗氧化劑:5~25份;加工助劑:2~8份;潤滑劑:2~8份;紫外光穩定劑:2~8份;硫化交聯劑:2~8份;交聯促進劑:2~8份;防老化劑:2~8份;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氯乙烯粉的平均聚合度為1700~5000;所述的丙烯酸酯橡膠為羧基型丙烯酸酯橡膠、環氧型丙烯酸酯橡膠、雙鍵型丙烯酸酯橡膠中的至少一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塑性動態硫化丙烯酸酯橡膠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容劑為乙烯-丙烯酸酯-一氧化碳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一氧化碳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一氧化碳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馬來酸酐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馬來酸酐共聚物、氯乙烯-g-丙烯酸共聚物、氯乙烯-g-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氯乙烯-g-丙烯酸酯共聚物、氯乙烯-g-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氯乙烯-co-丙烯酸共聚物、氯乙烯-co-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氯乙烯-co-丙烯酸酯共聚物、氯乙烯-co-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塑性動態硫化丙烯酸酯橡膠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塑劑為偏苯三甲酸烷基酯、鄰苯二甲酸烷基酯、聚酯樹脂中的至少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熱塑性動態硫化丙烯酸酯橡膠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苯三甲酸烷基酯的分子式為C6H3(COOR1)3,R1為C8~C13的烷基;所述的鄰苯二甲酸烷基酯的分子式為C6H4(COOR2)2,R2為C10~C13的烷基;所述的聚酯樹脂的分子式為(-CO-R3-CO2-R4-O-)n,R3和R4為C4~C10的烷基。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塑性動態硫化丙烯酸酯橡膠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為氣相白炭黑、炭黑、煅燒高嶺土、水滑石、碳酸鈣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的阻燃劑為三氧化二銻、氫氧化鋁、碳酸鈣鎂石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的抑煙劑為八鉬酸銨、偏硼酸鋇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的熱穩定劑為鈣-鋅穩定劑、鋇-鋅穩定劑、鋇-鈣穩定劑、有機錫穩定劑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的抗氧化劑為受阻胺類抗氧化劑。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塑性動態硫化丙烯酸酯橡膠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助劑為丙烯酸酯-g-甲基丙烯酸酯核殼交聯型加工助劑。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塑性動態硫化丙烯酸酯橡膠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潤滑劑為氧化聚乙烯蠟、季戊四醇硬脂酸酯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的紫外光穩定劑為高色素炭黑、金紅石型二氧化鈦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的硫化交聯劑為多胺、聚乙烯亞胺、三聚硫氰酸、多巰基硅油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的交聯促進劑為二鄰甲苯胍、硫磺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的防老化劑為防老劑AH、防老劑AW、防老劑DNP、防老劑4010NA、防老劑BHA中的至少一種。
8.權利要求1~7中任意一項所述的熱塑性動態硫化丙烯酸酯橡膠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超高分子量聚氯乙烯粉、增塑劑、填料、阻燃劑、抑煙劑、熱穩定劑、抗氧化劑、加工助劑和潤滑劑加入高速混合機,混合均勻;
2)將步驟1)的物料轉入低速混合機,再加入丙烯酸酯橡膠、相容劑、紫外光穩定劑、硫化交聯劑、交聯促進劑和防老化劑,混合均勻;
3)將步驟2)的物料轉入雙螺桿擠出機進行熔融混煉,再將物料轉入單螺桿擠出機擠出造粒、冷卻,得到熱塑性動態硫化丙烯酸酯橡膠組合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省石油與精細化工研究院,未經廣東省石油與精細化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92754.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