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北斗衛星和互聯網的通信系統及通信方法、便攜式北斗終端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92094.4 | 申請日: | 2017-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61136A8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4 |
| 發明(設計)人: | 葉雅娟;張鵬愷;黃乾;時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中星偉業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S19/33 | 分類號: | G01S19/33;G01S19/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方盛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562 | 代理人: | 宋平 |
| 地址: | 710000 陜西省西安市***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北斗 衛星 互聯網 通信 系統 方法 便攜式 終端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北斗導航和通信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北斗衛星和互聯網的通信系統及通信方法、便攜式北斗終端。
背景技術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著眼于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是為全球用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的國家重要空間基礎設施,截至2017年11月6日已累計發射25顆北斗導航衛星,國家正在大力發展北斗導航產業。
目前,在互聯網領域,智能終端依賴與移動網絡基站,在信號覆蓋區域可實現位置定位和通信,在無信號區域無法與外界進行有效通信,而單獨的北斗終端可實現無地域限制的通信。但是,現有的北斗手持終端體積較大,不便于攜帶,通信相對封閉,不能與互聯網中的智能終端進行有效連接,性能和操作體驗較差,導致使用范圍受限,人機交互不方便;北斗設備的應用程序在當前主流系統平臺下均無法運行;現有的北斗手持終端無法實現高精度的定位。
現有技術中,北斗終端作為北斗導航衛星的接收機,多采用主機加天線的工作模式。圖1所示為現有技術中北斗導航終端的工作流程示意圖。如圖1所示,接收機通過三頻天線接收衛星信號,經過射頻信號處理、基帶信號處理、導航數據處理形成導航數據。上述工作流程不能傳輸精密星歷、差分數據等信息,導致現有流程無法實現高精度定位,相應的,現有技術中的導航終端體積重量大,不易攜帶,系統封閉,用戶體驗落后,使用范圍受限。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針對移動互聯網產業對位置服務的迫切需求,提出了一種基于北斗衛星和互聯網的通信系統及通信方法、便捷式北斗終端,突破全向組合天線陣技術、RDSS/RNSS(Radio Determination Satellite Service/Radio Navigation Satellite Service)基帶射頻一體化及低功耗技術,融合精密星歷、基線測量、實時動態(Real–time Kinematic,RTK)、衛星定位服務參考站(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CORS)等高精度定位技術,通過建設北斗數據交互平臺,實現北斗衛星系統與3G/4G/WLAN等無線數據鏈路的連接,打通垂直導航定位設備與移動互聯網的邊界,借助飛速發展的智能終端軟硬件平臺和日益豐富的APP應用市場,開辟北斗在iOS、Android等主流系統中的應用,解決現有北斗終端不易攜帶、系統封閉、用戶體驗落后、使用范圍受限等問題,從而延伸北斗位置服務到生活的各個角落,推動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從傳統的行業應用向大眾化應用的普及與發展。
根據本發明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基于北斗衛星和互聯網的通信系統,所述系統包括:北斗衛星、互聯網基站、北斗數據交互平臺、互聯網智能終端、便捷式北斗終端;其中,
所述北斗數據交互平臺由北斗指揮機、數據服務器及配套軟件子系統組成,用于與北斗衛星進行通信、與互聯網基站進行通信;
所述互聯網智能終端,安裝有與便攜式北斗終端的用戶操作接口配套的APP;
所述便捷式北斗終端,設有接入互聯網智能終端APP的用戶操作接口,用于接收互聯網智能終端的指令并完成與北斗衛星的通信,將指令反饋結果發送給互聯網智能終端。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還提供了一種基于北斗衛星和互聯網的通信方法,所述通信方法基于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衛星和互聯網的通信系統得以實現,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互聯網智能終端位于手機信號未覆蓋的區域,第二互聯網智能終端處于手機信號覆蓋區域,當它們需要進行通信時,第一互聯網智能終端通過APP調用便捷式北斗終端上的API接口,與便捷式北斗終端進行藍牙連接,并將通信信息內容及收信方的地址發送給便攜式北斗終端;
便攜式北斗終端將所述通信信息內容及收信方的地址發送給北斗衛星;
北斗衛星以短報文的方式將此信息傳送至數據交互平臺;
數據交互平臺的通信服務器將信息通過移動網絡基站發送到指定的收件人互聯網智能終端;從而實現互聯網智能手機在無信號區域的正常通信。
上述方案中,所述通信方法還包括,第一互聯網智能終端與便捷式北斗終端進行藍牙連接,并將通信信息內容及收信方的地址發送給便攜式北斗終端時,同時通過無線數據鏈路從北斗地面觀測站下載定位輔助信息,并傳輸給便攜式北斗終端。
上述方案中,所述定位輔助信息包括精密星歷和/或差分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中星偉業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西安中星偉業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9209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1S 無線電定向;無線電導航;采用無線電波測距或測速;采用無線電波的反射或再輻射的定位或存在檢測;采用其他波的類似裝置
G01S19-00 衛星無線電信標定位系統;利用這種系統傳輸的信號確定位置、速度或姿態
G01S19-01 .傳輸時間戳信息的衛星無線電信標定位系統,例如,GPS [全球定位系統]、GLONA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或GALILEO
G01S19-38 .利用衛星無線電信標定位系統傳輸的信號來確定導航方案
G01S19-39 ..傳輸帶有時間戳信息的衛星無線電信標定位系統,例如GPS [全球定位系統], GLONASS [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或GALILEO
G01S19-40 ...校正位置、速度或姿態
G01S19-42 ...確定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