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半導體激光器恒功率自適應調節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91904.4 | 申請日: | 2017-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5555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9 |
| 發明(設計)人: | 趙光再;史青;徐輝;劉鵬;王東禮;寧佳晨;馬強;孫舟璐;張偉航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遙測技術研究所;航天長征火箭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S5/0683 | 分類號: | H01S5/0683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天科技專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李晶堯 |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激光器 自適應調節系統 半導體激光器 控制器模塊 驅動模塊 恒功率 數字量 誤差量 自適應 交流電 交流信號發生器 功率監測模塊 控制激光器 自適應調節 激光測量 精度調節 控制算法 發射管 光功率 控制量 模擬量 發射 監測 轉化 | ||
1.半導體激光器恒功率自適應調節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器、AD采集模塊、控制器模塊、DA驅動模塊、交流電調節模塊和交流信號發生器模塊;
激光器:接收DA驅動模塊傳來的直流電;接收交流電調節模塊傳來的交流電;向外部發射激光;實時將自身功率等比例轉換為模擬量直流電流信號和模擬量交流電流信號,并將模擬量直流電流信號和模擬量交流電流信號發送至AD采集模塊;
AD采集模塊:接收功率監測模塊傳來的模擬量直流電流信號和模擬量交流電流信號,將模擬量直流電流信號和模擬量交流電流信號轉換為數字量直流電流信號和數字量交流電流信號,并將數字量直流電流信號和數字量交流電流信號發送至控制器模塊;
控制器模塊:接收AD采集模塊傳來的數字量直流電流信號和數字量交流電流信號,分別與預先設定的電流閾值比較;并根據比較結果分別輸出數字量直流控制指令至DA驅動模塊,輸出數字量交流控制指令交流電調節模塊;
DA驅動模塊:接收控制器模塊傳來的數字量直流控制指令,將數字量直流控制指令轉化為模擬量直流控制指令,根據模擬量直流控制指令改變對激光器的直流電供電的大小;
交流電調節模塊:接收交流信號發生器傳來的交流電;將交流電傳輸至激光器實現交流供電;接收控制器模塊傳來的數字量交流控制指令,將數字量交流控制指令轉化為模擬量交流控制指令,根據模擬量交流控制指令對接收交流信號發生器傳來的交流電的大小改變,并將改變后的交流電傳輸至激光器實現交流供電;
交流信號發生器:發出交流電至交流電調節模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半導體激光器恒功率自適應調節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器包括發射管和功率監測模塊;
發射管:接收DA驅動模塊傳來的直流電;接收交流電調節模塊傳來的交流電;向外部發射激光;
功率監測模塊:實時監測發射管的功率,將功率等比例轉換為模擬量直流電流信號和模擬量交流電流信號,并將模擬量直流電流信號和模擬量交流電流信號發送至AD采集模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半導體激光器恒功率自適應調節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模塊對數字量直流電流信號與預先設定的電流閾值比較的方法為:
當數字量直流電流信號小于電流閾值時,發出增大數字量直流控制指令至DA驅動模塊;
當數字量直流電流信號等于電流閾值時,不動作;
當數字量直流電流信號大于電流閾值時,發出減小數字量直流控制指令至DA驅動模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半導體激光器恒功率自適應調節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模塊對數字量交流電流信號與預先設定的電流閾值比較的方法為:
當數字量交流電流信號小于電流閾值時,發出增大數字量交流控制指令至交流電調節模塊;
當數字量交流電流信號等于電流閾值時,不動作;
當數字量交流電流信號大于電流閾值時,發出減小數字量交流控制指令至交流電調節模塊。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半導體激光器恒功率自適應調節系統,其特征在于:當DA驅動模塊接收控制器模塊傳來的增大數字量直流控制指令時,將供電直流電增加到閾值;當DA驅動模塊接收控制器模塊傳來的減小數字量直流控制指令,將供電直流電減小到閾值。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半導體激光器恒功率自適應調節系統,其特征在于:當交流電調節模塊接收控制器模塊傳來的增大數字量交流控制指令時,將供電交流電增加到閾值;當交流電調節模塊接收控制器模塊傳來的減小數字量交流控制指令時,將供電交流電減小到閾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遙測技術研究所;航天長征火箭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北京遙測技術研究所;航天長征火箭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91904.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