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螺母自動壓鉚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91158.9 | 申請日: | 2017-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15176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01 |
| 發明(設計)人: | 肖松;高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威克邁動力系統部件(廊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9/00 | 分類號: | B21D39/00;B21D53/88;B30B1/32;B30B15/26;B30B15/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滬慧律師事務所 31311 | 代理人: | 朱九皋 |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廊坊市***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螺母 自動 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螺母自動壓鉚設備,它包括工作臺和PLC,所述工作臺上設有與PLC相連的螺母自動送料系統、壓裝控制系統及轉盤自動旋轉定位系統;所述螺母自動送料系統由螺母自動分揀和排序裝置,以及氣動機械手自動移載和裝卡裝置構成;所述螺母自動分揀和排序裝置包括調頻振動送料控制器、螺母配料倉、旋振定向篩、排序直線送料器、螺母分料氣缸、第一物料檢測傳感器、第二物料檢測傳感器、第三物料檢測傳感器和第四物料檢測傳感器。本發明所提出的螺母自動壓鉚設備屬于無鉚釘連接技術,其獨特的軟到位技術及增力自適應技術,可以保證壓裝螺栓螺母與工件的充分鑲嵌,可靠性極高,且抗頂出力及抗扭轉力高,壓裝質量可自動檢測,無壓裝變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壓鉚螺母,尤其涉及一種螺母自動壓鉚設備。
背景技術
實現汽車車身輕量化是改善汽車經濟性的有效方法,這一方法的關鍵是在車身的制造中大量使用輕金屬和非金屬,而連接這些金屬的最佳方法是采用鉚接技術。無鉚釘連接技術是一種逐步取代傳統落后連接工藝(傳統鉚接、焊接)的新型連接方法。
傳統的連接方法均存在著經濟及技術上的不足,舉例說明:原有的鉚接工藝都要求對鉚接材料進行預沖孔,然后再用鉚釘進行連接,這樣的鉚接工藝復雜、外觀差、效率低且不易實現自動化。原有的焊接工藝,以點焊為例,它所需的設備昂貴,連接費用高,很難連接多層板件以及有鍍層的板件或鋁、銅及不銹鋼板件,而對噴漆板件、不同材質板件、厚度差異過大板件以及中間有夾層的板件則無法連接。同時,點焊連接破壞了板件表面鍍層,會產生熱變形,并且對連接加工過程中的所有不可靠因素無法進行無損傷的自動檢測。此外,采用傳統的連接方法,單件連接成本過高,如在鉚接或螺紋連接方法中,準備工作加上相應的輸送以及零配件成本,就會造成很高的費用。另外,傳統的機械和液壓裝置存在的問題有:壓裝變形、損壞工件表面鍍層、噪音大、能耗高等不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螺母自動壓鉚設備,以氣液增力缸來替代傳統的機械式和液壓式壓裝設備,通過結合PLC控制系統,以實現其獨特的軟到位技術及增力自適應技術,保證壓裝螺栓螺母與工件的充分鑲嵌,達到極高的可靠性,及較高的抗頂出力、抗扭轉力,壓裝質量可自動檢測,無壓裝變形。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螺母自動壓鉚設備,它包括工作臺和PLC,所述工作臺上設有與PLC相連的螺母自動送料系統、壓裝控制系統及轉盤自動旋轉定位系統;
所述螺母自動送料系統由螺母自動分揀和排序裝置,以及氣動機械手自動移載和裝卡裝置構成;
所述螺母自動分揀和排序裝置包括調頻振動送料控制器、螺母配料倉、旋振定向篩、排序直線送料器、螺母分料氣缸、第一物料檢測傳感器、第二物料檢測傳感器、第三物料檢測傳感器和第四物料檢測傳感器;所述螺母配料倉、旋振定向篩和排序直線送料器均與調頻振動送料控制器相連,所述旋振定向篩設于螺母配料倉出料口的下方,所述排序直線送料器的輸入端與旋振定向篩的出料口相連,該排序直線送料器的輸出端與螺母分料氣缸相連;所述第一物料檢測傳感器設于螺母配料倉的出料口,所述第二物料檢測傳感器設于旋振定向篩分料前的圓盤邊沿位置,所述第三物料檢測傳感器設于排序直線送料器的前端,所述第四物料檢測傳感器設于螺母分料氣缸的螺母支托側面。
所述氣動機械手自動移載和裝卡裝置與螺母分料氣缸對應設置,該氣動機械手自動移載和裝卡裝置包括夾緊氣缸、擺動氣缸、升降氣缸和用于定位螺母位置的夾爪手臂;所述擺動氣缸的上端與升降氣缸相連,其下端與夾緊氣缸相連;所述夾爪手臂與夾緊氣缸相連。
所述壓裝控制系統由壓裝機構、預壓機構和壓頭機構組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威克邁動力系統部件(廊坊)有限公司,未經威克邁動力系統部件(廊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91158.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