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海上交通流量的動態分區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90530.4 | 申請日: | 2017-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3800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4 |
| 發明(設計)人: | 丁振平;張由余;王森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6F9/50 | 分類號: | G06F9/50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 32237 | 代理人: | 胡建華;于瀚文 |
| 地址: | 210007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海上 交通 流量 動態 分區 處理 方法 | ||
1.一種基于交通流量的動態分區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任務單元初始化:將待處理的港口監視區域平均分為n個子區域,每個子區域為一個任務單元的處理范圍,則共有n個任務單元,每個任務單元的處理范圍為一個處理區域,第i個任務單元記為Ai,i=1,2,...,n;
步驟2:進行處理任務的分配:為每個任務單元An分配獨立的航跡數據處理進程Pn,根據接收的實時海情信息,對目標當前所處子區域位置進行判斷,將隸屬于任務單元Ai的目標數據,流轉分配到相對應的航跡數據處理進程Pi;
步驟3:各任務單元交通流量預測:基于狀態空間模型對各個任務單元的交通流量進行預測;
步驟4:根據交通流量對任務單元的處理范圍進行調整;
步驟5:對目標標識進行同步處理;
步驟1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1:確定任務單元個數:假設處理指標要求為N批實時目標每分鐘,單個處理進程的處理能力為N0批實時目標每分鐘,則任務單元的個數至少為n=N/N0;
步驟1-2:劃分任務單元范圍:以緯度為分界線,將待處理的港口監視區域平均劃分為n個互不重疊的子區域,子區域與子區域之間無縫連接,每個子區域為一個任務單元的處理范圍,則共有n個任務單元,第i個任務單元記為Ai,i=1,2,...,n,第i個任務單元包含的處理區域為從緯度Bi-1到Bi,Bi、Bi-1分別為第i個任務單元處理邊界的緯度的上限和下限;
步驟2中,判斷目標所屬子區域位置的方法為:目標當前緯度BT滿足Bi-1<BT≤Bi,則將目標流轉到第i個處理進程Pi處理;
步驟3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3-1:建立多維自回歸模型:假設在t時刻n個航跡數據處理進程的交通流量為{qit,i=1,2,...,n},將其組成n維時間序列Qt=(q1t,q2t,...,qnt),qit表示t時刻第i個航跡數據處理進程的交通流量,根據時間序列Qt建立多維自回歸模型,確定回溯系數p 后,得到:
Qt=C1Qt-1+C2Qt-2+...+CpQt-p+Wt (1)
其中,C1~Cp為n×n維系數矩陣,Qt-p為t-p時刻n個處理區域的交通流量組成的時間序列,Wt為高斯白噪聲序列;
步驟3-2:建立狀態空間模型:令Xt=(Qt Qt-1 ... Qt-p+1)T表示t時刻的狀態向量,Xt-1=(Qt-1 Qt-2 ... Qt-p)T表示t-1時刻的狀態向量,Yt=Qt表示觀測向量,則式(1)表示的時間序列模型轉化為如下狀態空間模型:
Yt=[I2 0,...,0]Xt+Vt (3)
式(2)、(3)分別表示狀態方程和量測方程,對應的狀態轉移矩陣Ft和觀測矩陣Ht分別如下:
Ht=[I2 0,...,0] (5)
其中,Ut為狀態白噪聲,Vt為觀測白噪聲,I1為n(p-1)維單位矩陣,I2為n維單位矩陣;
步驟3-3:卡爾曼濾波預測:應用標準卡爾曼濾波公式對式(2)、(3)進行濾波估計,得到n個任務單元的交通流量分別為{qi,i=1,2,...,n},qi表示第i個任務單元的交通流量;
步驟4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4-1,以1整分的緯度為1個網格單元,則第i個任務單元的處理范圍表示為ΔBi:
ΔBi=Bi-Bi-1 (6);
步驟4-2,假設各個子區域內對應任務單元的交通流量分布均勻,則第i個子區域內每個網格單元的交通流量為qi/ΔBi;
步驟4-3,從第1個任務單元A1開始考慮,如果q1>N0,則調整后的第1個任務單元處理范圍ΔB1'為:
ΔB1'=[N0×ΔB1/q1] (7)
其中,[x]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數,如果q1≤N0且q1+q2>N0,則需要將第2個處理區域的部分范圍補充到第1個處理區域中,調整后的第1個任務單元處理范圍ΔB1'為:
ΔB1'=ΔB1+[(N0-q1)×ΔB2/q2] (8)
直到調整后的處理范圍ΔB1'內的交通流量q1'滿足q1'≤N0,且(ΔB1'+1)范圍對應的交通流量大于N0;
步驟4-4,從(B0+ΔB1')開始考慮第2個處理區域的調整,方法同步驟4-3,直到所有的交通流量平均分配到各個任務單元的處理范圍;
步驟4-5,如果當前所有的交通流量未達到系統指標,即且:
則順序激活m個航跡數據處理進程,其中m為不小于的最小整數,剩余的(n-m)個處理進程處掛起狀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5-1,為各個航跡數據處理進程分配不重疊的目標批號標識段,當第i個航跡數據處理進程出現新目標時,在對應的批號段尋找未使用的目標批號PT對目標進行編批,并置上批號占用標記;
步驟5-2,當步驟5-1中所述新目標運動到第i+1個任務單元的處理范圍時,第i+1個航跡數據處理進程通過訪問TimesTen內存數據庫獲取該目標已有綜合批號PT時,不再進行編批處理,而是沿用PT,保證目標標識的唯一性;當目標在所有任務單元的處理范圍都不存在時,則刪除批號PT的占用標記,釋放批號資源;
步驟5-3,當任務單元的處理范圍重新劃分后,根據調整后的處理區域將目標分發到對應的航跡數據處理進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未經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90530.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