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轉盤式永磁電機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90411.9 | 申請日: | 2017-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422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4 | 
| 發明(設計)人: | 張勛農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勛農 | 
| 主分類號: | H02K53/00 | 分類號: | H02K5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轉子 齒輪 嚙合 永磁電機 傳動軸 盤心軸 永磁體 轉盤式 磁槽 電機中軸 輸出功率 轉子旋轉 磁極槽 磁極盤 磁極組 齒輪C 齒輪D 過磁 中軸 替代 | ||
是一種沒有定子的永磁電機,以轉盤式永磁體替代定子,從而達到相互激磁的目的。電機中軸上裝有磁槽轉子,轉子上裝有三組磁極組,中軸上有齒輪A,齒輪A與傳動軸上的齒輪B嚙合,傳動軸上另一齒輪C與盤心軸上的齒輪D嚙合,盤心軸上的磁極盤下方的永磁體旋轉時劃過磁槽轉子上的磁極槽,推動磁槽轉子旋轉輸出功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技術用于發電與發電機連接,啟動后自行運轉,屬電動機領域。
背景技術:
在已有技術中電動機由定子、轉子組合而成。定子、轉子一方是永磁體,另一方是線圈繞組,通電后相互激磁。
發明內容:
本發明技術是能自行運轉的永磁電機,也改變了沒有定子的模式,采用了轉盤式永磁體,磁極面對面的激磁,使磁槽轉子旋轉產生功率。
本發明技術的主要解決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由于齒輪的轉動,電機中軸轉動傳動軸。傳動軸轉動盤心軸,使盤心軸上的磁極盤旋轉,磁極盤下方的永磁體劃過磁槽轉子上的磁極槽,推動磁槽轉子旋轉產生功率。
本發明技術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本發明技術結構簡單,功率大,啟動后能自行運轉,帶動發電機。
附圖說明:
圖1.圖是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案:
下面為本發明技術實施作進一步描述:
磁槽轉子外圍等距離按裝三個磁極組,磁極組中間有磁極槽,磁極盤下方等距離裝有三個永磁體。磁極盤下方的永磁體旋轉直徑和磁槽轉子上的磁極槽旋轉直徑相同。轉速比是 2∶1即磁極盤轉二圈,磁槽轉子旋轉一圈。
電機中軸上裝有磁槽轉子,齒輪A,齒輪A與傳動軸上的齒輪B嚙合。傳動軸上另一齒輪C與盤心軸上的齒輪D嚙合,使盤心軸上的磁極盤旋轉,磁極盤下方的永磁體劃過磁槽轉子上的磁極槽時磁極面,面面相對激磁S、N極相吸,S、S極相斥推動磁槽轉子旋轉輸出功率。
本發明技術的工作原理:
磁槽轉子外周等距離裝有三個磁極組,磁極組中間留有磁極槽讓磁極盤下方的永磁體劃過。磁面相對間隙1-3毫米,相互激磁推動磁槽轉子旋轉。磁槽轉子固定在電機中軸上,中軸上有齒輪A與傳動軸上齒輪B嚙合,傳動軸上另一齒輪C與盤心軸上齒輪D嚙合,磁極盤固定在盤心軸上,這樣的循環使磁極盤和磁槽轉子同時運轉周而復至。
磁極組由二個長方型永磁體同級相對,中間留有距離約30毫米組合稱磁極槽。槽內二磁面都是S極,讓磁極盤下方永磁體(N、S)劃過,磁槽內磁面呈斜角22.5°,以磁槽轉子旋轉平面直線為依據磁面有弧度,以磁極盤圓周為依據,磁極盤下方的永磁體的角度弧度配合磁極槽磁面而定。
磁極組二個永磁體和磁盤下方的永磁體都是由條型永磁體S極方向一致性中間用隔磁材料組裝而成。
由于磁極盤和磁槽轉子二者直徑相同,為了使磁極組磁面斜角45°降到22.5°,也就是轉速比由1∶1到2∶1即磁極盤旋轉二圈,磁槽轉子旋轉一圈。
永磁體進入磁極槽初時阻力不大,S、S極相斥而另一邊S、N極相吸。
電機中軸上裝有功率輸出輪,起動裝置齒輪,制動裝置(剎車盤)有軸承用軸承座固定在不動盤上,2個不動盤中間有多個磁槽轉子固定在電機中軸上,還裝有齒輪A。
不動盤中間有電機中軸,外圍裝有傳動軸,以軸承,軸承座方式固定,有傳動軸平行的支架供盤心軸上的軸承按裝,下方有機腳,外圍有機殼。
磁槽轉子,磁極盤以及附屬零件簡稱一組可裝多組,傳動軸的多少,磁極組的多少也因磁槽轉子直徑的改變相應變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勛農,未經張勛農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9041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直線電機發電機動力電源
 - 下一篇:一種集成空調冷卻的變頻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