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增效殺菌組合物在審
申請號: | 201711289969.5 | 申請日: | 2017-12-08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848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2 |
發明(設計)人: | 甄金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甄金蘭 |
主分類號: | A01N43/78 | 分類號: | A01N43/78;A01N43/60;A0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陳娟 |
地址: | 150001 黑龍江省哈爾***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增效殺菌組合物 苯噻菌酯 白粉病 霜霉病 農藥領域 增效作用 質量比 可用 優選 病害 防治 | ||
本發明屬于農藥領域,涉及一種增效殺菌組合物,包含苯噻菌酯與申嗪霉素,其中有效成分苯噻菌酯與申嗪霉素的質量比為1:50?50:1。組合物具有明顯的增效作用,可用于防治農業上多種病害,優選霜霉病、白粉病。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殺菌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術
苯噻菌酯(benzothiostrobin)是由華中師范大學研發的一種新型Strobilurins類殺菌劑,其作用方式主要是通過與線粒體復合物III中細胞色素b(cytb)的Qo位點結合而阻止線粒體中的電子傳遞,抑制病原菌的呼吸作用。該藥劑尤其在防治最重要的作物病害白粉病方面表現優異,且對作物和環境安全。在殺菌譜篩選試驗中,苯噻菌酯對玉米小斑病、稻瘟病、稻曲病、水稻紋枯病、小麥根腐病、番茄灰霉病、油菜菌核病、荔枝霜疫霉病等都表現了較好的抑制活性。并對產生抗性的菌株有效,具有高效、低毒、環境友好等特點。
申嗪霉素,英文名稱Shenqinmycin,是中國自主研發的一種新型微生物源農藥,申嗪霉素是熒光假單胞菌株M18分泌的一種微生物源抗菌素,其主要的有效成分是吩嗪-1-羧酸。該抗生素對多種植物病原菌都有很強的抑制作用。
實踐證明化學農藥單劑的長期使用極易出現抗性問題,導致用量不斷加大,風險增加,不利于環境生態安全。尋求科學、合理的農藥復配,是解決這一問題較好的辦法。將不同結構類型的農藥有效成分進行復配,是目前解決農藥單劑應用過程中成本和抗性等問題的一種有效方式。不同結構類型的農藥有效成分混合后,通常表現出三種作用類型,即相加作用、增效作用和拮抗作用,但具體為何種作用,無法預測,只有通過大量試驗才能知道。復配增效很好的配方,能提高實際防治效果,降低農藥的使用量,有助于延緩抗性的產生,是科學防治病蟲害的重要手段。目前在國內外還沒有苯噻菌酯和申嗪霉素復配的相關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增效作用明顯,對霜霉病、白粉病防治效果好、成本低、抗性風險低的殺菌組合物。
發明人通過大量的室內生測和田間藥效試驗,意外發現以苯噻菌酯和申嗪霉素一定的比例混配后,對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有顯著的增效作用。
在上述發現的基礎上,經過對組合物進行聯合作用的定量分析,形成了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即以苯噻菌酯和申嗪霉素為有效成分,二者的質量比為50:1-1:50,較好的質量比為1:20-5:1,最優選1:5。
本發明的殺菌組合物中,A與B的累積質量百分含量為10%~90%,其余為助劑和填料或稀釋劑。優選25%-65%。
該增效殺菌組合物可以加工成農業上允許的任意劑型,較好的劑型有乳油、懸浮劑、可濕性粉劑、水分散粒劑、水乳劑、微乳劑。
有益技術效果
(1)本發明所述殺菌組合物的活性和殺菌效果不是各組分活性的簡單疊加,而是表現出顯著的增效作用。
(2)本發明所述的殺菌組合物擴大了防治譜,殺菌效果好,顯著提高了多種農作物的多種病害的防止效果,尤其對黃瓜霜霉病、小麥白粉病的防效較佳。
(3)本發明所述的殺菌組合物可以制備為乳油、懸浮劑、可濕性粉劑、水分散粒劑、水乳劑、微乳劑等不同劑型的制劑,各制劑對作物安全性好,符合農藥制劑的安全性要求,宜于推廣施用。
具體實施方式
實例一:苯噻菌酯和申嗪霉素復配對黃瓜霜霉病的毒力測定
試驗對象:黃瓜霜霉病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甄金蘭,未經甄金蘭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8996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