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中注管磚安裝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89922.9 | 申請日: | 2017-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6095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28 |
| 發明(設計)人: | 邢貴斌;王福星;張朋;張克寬 | 申請(專利權)人: | 鞍鋼鑄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7/06 | 分類號: | B22D7/06 |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訊科技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張群 |
| 地址: | 114000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中注管 托盤 升降裝置 砌筑 夾具 操作平臺 鋼錠澆注 使用壽命 整體提升 鑄鐵外殼 觀察孔 弧形門 成形 地坑 吊運 澆注 漲套 磚砌 吊裝 站立 組裝 封閉 監控 外部 安全 | ||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注管磚安裝方法,在中注管的下部開設觀察孔,可由弧形門封閉;在澆注地坑中設升降裝置及操作平臺;安裝中注管磚時,操作人員站立在平臺上;通過升降裝置將托盤升起到平臺之上,將中注管磚依次疊放到托盤上并實現中注管磚自下而上的砌筑成形;中注管磚砌筑好后,采用漲套提升夾具將砌筑后的中注管磚進行整體提升并吊裝到中注管的鑄鐵外殼中。本發明采用在外部組裝整體吊運的形式,能夠安全高效的完成中注管磚的安裝,降低操作難度及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且安裝質量更易監控,有利于提高鋼錠澆注質量及中注管的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鑄鋼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澆注大型鋼錠的中注管內中注管磚的安裝方法。
背景技術
鑄鋼工藝中,按鋼水進入鋼錠模的方位可分為上注和下注,下注是指由盛鋼桶的水口流出的鋼水經中注管及流鋼磚從下部同時注入多支鋼錠模的澆注方法;中注管是下注時安放于底板中央用以集中接受鋼水的內襯空心耐火磚的鑄鐵管,由鑄鐵外殼、漏斗磚和中注管磚組成,內徑一般為150~200mm。如澆注大型鋼錠時中注管的高度可達4200mm,對應的中注管磚組合后的高度也是4200mm(圖1、圖2所示),每塊中注管磚的高度為270mm,即需要數十塊中注管磚疊加在一起組成中注管的內襯。常規中注管磚安裝時,多采用通過人工托舉在底部依次加入中注管磚的組裝方式,安裝時的工作位處于中注管的下方,所有安裝過程均在鋼錠澆注地坑的高溫環境下進行,工人勞動強度非常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中注管磚安裝方法,采用在外部組裝整體吊運的形式,能夠安全高效的完成中注管磚的安裝,降低操作難度及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且安裝質量更易監控,有利于提高鋼錠澆注質量及中注管的使用壽命。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中注管磚安裝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在中注管鑄鐵外殼的下部開設觀察孔,觀察孔可通過弧形門封閉,弧形門與對應位置鑄鐵外殼的形狀相配合,且采用與鑄鐵外殼等厚的鑄鐵材質制成;
2)在預設置中注管的澆注地坑中設升降裝置及操作平臺;升降裝置設于操作平臺的底部,升降裝置上設有可升降的托盤;托盤外側沿圓周方向設有3根豎直的導向桿,導向桿的內切圓直徑與中注管磚的外徑相配合;鑄鐵外殼中預先放置2~3塊中注管磚作為墊磚,使吊裝的中注管磚落下后底部處于觀察孔的高度范圍內;
3)操作平臺的平臺高度與澆注地坑的上沿平齊,安裝中注管磚時,操作人員站立在平臺上;通過升降驅動裝置將托盤升起到平臺之上,將中注管磚依次疊放到托盤上并實現中注管磚自下而上的砌筑成形;在砌筑中注管磚的同時,逐漸降下托盤,使平臺之上中注管磚的高度保持在300~1000mm,通過3根導向桿保證砌筑后的中注管磚整體處于豎直狀態;
4)中注管磚全部砌筑好后,托盤下降到最低位置;采用漲套提升夾具將砌筑后的中注管磚進行整體提升;先將漲套提升夾具中的漲套調整至收攏狀態,保證漲套提升夾具能夠自上而下伸入到中注管磚內;當漲套提升夾具的底部漲套部分下移到中注管磚的最低部時,打開漲套使其外側緊貼最下層中注管磚的內壁實現鎖緊,然后向上提升漲套提升夾具,將砌筑在一起的中注管磚整體提升起來;
5)檢查確認每塊中注管磚之間的配合接口是否結合緊密,再利用漲套提升夾具將中注管磚整體吊裝到鑄鐵外殼中;通過觀察孔確認中注管磚與墊磚之間的磚縫接口是否嚴密,將中注管磚安裝到位,取出漲套提升夾具,關閉弧形門,中注管磚安裝結束。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將中注管磚先整體組裝再整體吊運安裝到中注管的鑄鐵外殼中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效率,實現操作全過程單人可操作,為高效生產創造了極其有利條件;
2)保證了中注管磚的安裝質量,避免常規安裝方法中容易出現的管磚接口不對中的隱患,有利于提高澆注質量及中注管的使用壽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鞍鋼鑄鋼有限公司,未經鞍鋼鑄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8992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