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航拍無人機的起落架減震機構(gòu)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1289418.9 | 申請日: | 2017-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148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7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志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神風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4C25/34 | 分類號: | B64C25/34;B64C25/50;B64C25/6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8500 廣東省佛山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航拍 無人機 起落架 減震 機構(gòu) | ||
1.航拍無人機的起落架減震機構(gòu),其特征是:包括滾輪組件、彈性減震組件、連桿(3)、頂板(5)及轉(zhuǎn)動機構(gòu);
滾輪組件包括滾輪(11)、輪軸(12)和輪座(13);滾輪(11)通過輪軸(12)安裝在輪座(13)上;
彈性減震組件包括套筒(21)、推板(22)、彈簧(23)及推桿(24);套筒(21)呈兩端封閉的空心圓筒形,其內(nèi)設有用于安裝彈簧(23)的內(nèi)腔,其一端端面上設有供推桿(24)通過的推桿孔;推板(22)活動安裝在套筒(21)的內(nèi)腔中,其可沿套筒(21)的內(nèi)腔腔璧移動;彈簧(23)壓縮安裝在套筒(21)的內(nèi)腔中,其下端與推板(22)的上端面接觸,上端與套筒(21)內(nèi)腔的上端腔璧接觸;推桿(24)下端固接在輪座(13)的上端,上端穿過套筒(21)的推桿孔而伸入套筒(21)的內(nèi)腔中,并固接在推板(22)的下端面上;
連桿(3)下端固接在套筒(21)的外部上端面上,上端與轉(zhuǎn)動機構(gòu)關聯(lián);
轉(zhuǎn)動機構(gòu)設在頂板(5)與連桿(3)之間,其可相對于頂板(5)轉(zhuǎn)動,進而帶動連桿(3)同步轉(zhuǎn)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航拍無人機的起落架減震機構(gòu),其特征是:滾輪(11)的表面上設有防滑紋路。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航拍無人機的起落架減震機構(gòu),其特征是:轉(zhuǎn)動機構(gòu)包括端蓋組、平面軸承(62)、電機(63)、主動鏈輪(64)、從動鏈輪(65)及鏈條(66);端蓋組包括設在從動鏈輪(64)上端的上端蓋(611)和設在從動鏈輪(64)下端的下端蓋(612),上、下端蓋之間通過螺栓和螺母固接為一體,上端蓋(611)固接在頂板(5)的下端面上;平面軸承(62)有兩個,其中一個設在從動鏈輪(65)上端面與上端蓋(611)之間,另一個設在從動鏈輪(65)下端面與下端蓋(612)之間;電機(63)安裝在頂板(5)的下端面上;主動鏈輪(64)固接在電機(63)的機軸上;鏈條(66)繞設在主動鏈輪(64)和從動鏈輪(65)之間;
連桿(3)上端固接在從動鏈輪(65)的下端面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航拍無人機的起落架減震機構(gòu),其特征是:推板(22)外側(cè)邊緣處設有定位缺口,套筒(21)內(nèi)腔腔壁上設有與推板(22)的定位缺口相配合的定位棱。
5.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航拍無人機的起落架減震機構(gòu),其特征是:滾輪組件有兩組,相應的,彈性減震組件有兩組,連桿有兩根。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航拍無人機的起落架減震機構(gòu),其特征是:其還包括橫梁(7);橫梁(7)水平布置,兩端分別通過螺栓與兩根連桿(3)固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神風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佛山市神風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89418.9/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