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針織機棱角塊上料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88280.0 | 申請日: | 2017-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292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3 |
| 發明(設計)人: | 黃慶國;張華;宋彥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溢達紡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B15/00 | 分類號: | D04B15/00;B65G47/10;B65G59/06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林青中 |
| 地址: | 52850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針織機 棱角 塊上料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紡織機械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針織機棱角塊上料裝置。
背景技術
棱角作為一種應用于針織圓機中的可以改變針織花型的結構,在紡織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針織圓機的用于放置棱角的棱角座跑道分為四個跑道,可以用于四種不同腳的織針編織,棱角種類分為出針、含針、平針三種棱角,所有的布面組織結構都是由這三種棱角組合而成形成。
在機臺組織需要更換成另一種組織布面時,需要根據不同的組織結構更換棱角座上的棱角塊,目前,棱角塊的更換十分耗時,工人需要從存儲結構中識別不同形狀的棱角塊,然后將棱角塊取出并放置于棱角座上以完成棱角塊的更換,因此更換效率較低,提高了生產成本。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棱角塊的取料效率較低的問題,提供一種取料效率較高的針織機棱角塊上料裝置。
一種針織機棱角塊上料裝置,所述針織機棱角塊上料裝置包括:
儲料結構,包括用于存放棱角塊的儲料通道;
出料結構,設于所述儲料結構一端,所述出料結構包括用于輸出所述棱角塊的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的入口與所述儲料通道的出口連通;以及
推出結構,設于所述出料結構一端,所述推出結構包括設于所述出料通道一端的推桿,所述推桿可沿所述出料通道的延伸方向伸縮以伸入或退出所述儲料通道的出口。
上述針織機棱角塊上料裝置,多個棱角塊可層疊存儲于儲料結構的儲料通道中。當外部結構從出料結構的出料通道的出口獲取一個棱角塊后,推出結構可將位于儲料通道的出口的棱角塊推送至出料通道的入口,位于出料通道上的其它棱角塊則向出料通道的出口方向運動,填補之前被外部結構獲取的棱角塊留下的空缺,完成出料結構內的棱角塊向出料通道的出口輸送。如此,無需操作者進行人工識別并拿取棱角塊,提高了生產效率。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儲料通道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出料通道的延伸方向。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儲料結構包括多個所述儲料通道,所述出料結構包括多個所述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與所述儲料通道一一對應。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儲料結構包括儲料板及多個間隔設于所述儲料板一側的儲料側板,兩個相鄰的所述儲料側板與所述儲料板共同界定所述儲料通道。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儲料結構還包括限位條,所述限位條設于所述儲料側板遠離所述儲料板一端,并沿所述儲料通道的長度方向延伸,相鄰兩個所述限位條之間的距離小于相鄰兩個所述儲料側板之間的距離。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出料結構包括底座及設于所述底座上的出料機構,所述出料機構包括出料底板及間隔排列于所述出料底板一側的出料限位板,相鄰兩個所述出料限位板與所述底座共同界定所述出料通道。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推出結構包括推出座及推出驅動件,所述推出驅動件安裝于所述推出座上,所述推桿安裝于所述推出驅動件靠近所述出料結構一端。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推出結構包括多個推出驅動件及多個推出驅動桿,每個所述推出驅動件上分別設有一個所述推出驅動桿。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推桿包括推出面,所述推出面的形狀于所述棱角塊的形狀匹配。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針織機棱角塊上料裝置還包括監控模塊,所述監控模塊用于監控所述儲料結構內的棱角塊的數量。
附圖說明
圖1為一實施方式的針織機棱角塊上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本發明,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發明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發明的較佳的實施例。但是,本發明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發明的公開內容的理解更加透徹全面。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發明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發明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發明。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溢達紡織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溢達紡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8828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竹代爾機織面料及其織造方法
- 下一篇:發動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