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無接觸傳動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1288093.2 | 申請日: | 2017-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114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8 |
| 發(fā)明(設計)人: | 羅云富 | 申請(專利權)人: | 真善美創(chuàng)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49/10 | 分類號: | H02K4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唐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41 | 代理人: | 唐海力;韓來兵 |
| 地址: | 中國香港新界沙田香港科學園***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接觸 傳動 裝置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無接觸傳動裝置。其包括主動傳動箱體和從動傳動箱體,還包括依次設置的馬達、第一磁體、第二磁體和從動軸,所述第一磁體與所述馬達驅(qū)動的主動軸連接,所述第二磁體與所述從動軸連接,所述第一磁體和第二磁體相對設置。本申請的無接觸傳動裝置,可以通過第一磁體與第二磁體之間的磁耦合,實現(xiàn)主動軸與從動軸之間不通過直接接觸便能進行力與力矩的傳遞,并可將動密封化為靜密封,實現(xiàn)零泄漏。因此它廣泛應用于對泄漏有特殊要求的場合,以及可以實現(xiàn)主動部分和從動部分的分離設置。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無接觸傳動裝置。
背景技術
相關技術中,機械動力傳遞大多是通過物面間的緊密嚙合,依靠相互間的接觸摩擦來完成。傳統(tǒng)的傳動裝置都必須通過主動軸與從動軸的相互聯(lián)結來傳遞扭矩,其結構復雜,制造精度高,超載時容易導致部件的破壞。傳統(tǒng)的傳動裝置往往無法應用于有特殊要求的工作場合。
例如,當主動軸與從動軸工作在需要相互隔離的兩種不同介質(zhì)中時,必須使用密封元件進行動密封,這樣就存在要么加大旋轉阻力來保證密封可靠,要么密封不嚴產(chǎn)生泄漏的問題。
再如,傳統(tǒng)的接觸式傳動設備隨著密封元件的磨損、老化,會加劇泄漏,尤其是在有害氣體、粉塵及有害液體存在的系統(tǒng)中或設備需要水下工作時,一旦泄漏就會污染環(huán)境,造成設備進水損壞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開發(fā)一種非接觸式傳動裝置,用以取代傳統(tǒng)的接觸式傳動裝置,用于有特殊要求的工作環(huán)境對于現(xiàn)代工業(yè)具有重要意義。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申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機械傳動裝置,以解決現(xiàn)有接觸式傳動設備無法應用于部分具有特殊要求的工作環(huán)境的問題。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申請?zhí)峁┝艘环N無接觸傳動裝置,包括主動傳動箱體和從動傳動箱體,還包括依次設置的馬達、第一磁體、第二磁體和從動軸,所述第一磁體與所述馬達驅(qū)動的主動軸連接,所述第二磁體與所述從動軸連接,所述第一磁體和第二磁體相對設置,所述馬達、主動軸和第一磁體設置在所述主動傳動箱體內(nèi),所述第二磁體設置在所述從動傳動箱體內(nèi),所述從動軸貫穿所述從動傳動箱體的一個端面,所述從動軸的一端與所述第二磁體連接,另一端伸出從動傳動箱體用于驅(qū)動受控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主動傳動箱體為全密封結構,所述從動軸與從動傳動箱體通過防水密封軸承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磁體通過第一固定件與所述主動軸連接,所述第二磁體通過第二固定件與所述從動軸連接,所述第一固定件位于所述主動傳動箱體內(nèi),所述第二固定件位于所述從動傳動箱體內(nèi)。
進一步的,所述從動軸通過齒輪組與所述第二磁體或所述第二固定件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磁體和第二磁體為磁石或電磁鐵。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磁體和所述第二磁體相對的端面上的磁極按照NS極交替方式圓周排列。
進一步的,所述主動傳動箱體和從動傳動箱體的材質(zhì)均為非磁性材料。
進一步的,所述主動傳動箱體和所述從動傳動箱體為一體連接或可分離設計。
進一步的,所述主動傳動箱體內(nèi)還設置有與所述馬達連接的電源。
進一步的,所述電源為可充電電池。
進一步的,所述主動傳動箱體上設置有與所述可充電電池連接的充電口,所述充電口的防水等級為IP68。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材質(zhì)為阻磁性材料。。
本申請的無接觸傳動裝置,可以通過第一磁體與第二磁體之間的磁耦合,實現(xiàn)主動軸與從動軸之間不通過直接接觸便能進行力與力矩的傳遞,并可將動密封化為靜密封,實現(xiàn)零泄漏。因此它廣泛應用于對泄漏有特殊要求的場合,以及可以實現(xiàn)主動部分和從動部分的分離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真善美創(chuàng)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真善美創(chuàng)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8809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廢油液回收利用裝置
- 下一篇:一種預測多云平臺存儲資源增長量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