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替考的身份識別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87907.0 | 申請日: | 2017-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548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12 | 
| 發明(設計)人: | 董麗穎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G10L17/24 | 分類號: | G10L17/24;G10L17/04;G10L25/24;G06F21/3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偉敏 |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識別器 身份識別系統 考生信息 考生 下載 服務器 考場 核對 面部圖像采集 面部圖像信息 身份信息采集 服務器保存 聲音采集器 實質性效果 圖像采集器 指紋采集器 面部圖像 聲紋采集 聲紋信息 網絡連接 微處理器 指紋采集 指紋信息 存儲器 教學設備 觸摸屏 和面板 可信任 聲紋 指紋 教室 保存 | ||
本發明涉及教學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防替考的身份識別系統。一種防替考的身份識別系統,包括服務器和識別器,其特征在于,由可信任的機構將考生面部圖像信息、聲紋信息、指紋信息和身份信息采集并上傳到服務器保存;識別器布置在各個考場教室外,識別器與服務器通過網絡連接,考生入場前下載考生信息并保存,識別器包括聲音采集器、指紋采集器、圖像采集器、觸摸屏、微處理器、存儲器和面板,考生進入考場前通過識別器進行聲紋采集、指紋采集和面部圖像采集,并與下載的考生信息進行核對。本發明的實質性效果是:通過綜合指紋、聲紋和面部圖像的核對,大大增加了替考難度,有益于杜絕替考現象。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教學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防替考的身份識別系統。
背景技術
考試作為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考試是一種相對公正、公平、公開的人才選拔形式。考試是對個人的學習、見識以及理解能力的一個檢驗,通過考試的方法可以比較公平的檢測出每個人的素質、修養和文化,也可以讓別人從考生的考試中初步的了解一些考生的部分相關信息,以供機構或用人單位做參考。盡管國家嚴厲打擊考試作弊行為,并增加了多種新技術和新設備反作弊。在現場作弊難度不斷加大的情況下,替考成了越來越多的作弊者所采用的作弊方式。替考極具隱蔽性,替考屢禁不止,已成為目前反作弊工作中的首要工作。
中國專利CN 105260629 A,公開日2016年1月20日,一種防替考的身份鑒別裝置。包含服務器、安裝于各學校門口的考點主機、安裝于各考場的考場主機、考生攜帶的電子準考證和讀取電子準考證信息的第一讀證裝置、第二讀證裝置以及采集考生信息的信息采集裝置;考點主機分別與服務器、考場主機和第一讀證裝置連接,考場主機分別與第二讀證裝置、信息采集裝置連接;工作時,將服務器內的考生信息下載到考點主機或考場主機內,并與第一讀證裝置或第二讀證裝置讀取的電子準考證信息進行比對,同時與考試現場信息采集裝置采集的考生照片和指紋信息進行比對。通過身份識別和指紋識別等,確保參加高考的學生為考生本人,從而杜絕了替考行為。
然而目前出現了指紋膜等技術,使得指紋復制和欺騙變得十分容易,導致指紋識別安全性下降,因而不能確保替考考生被及時發現。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目前考場的身份識別體系無法及時甄別出替考考生的問題。提出了一種綜合指紋、聲紋和面部圖像的核對,能夠判別考生是否為有替考行為的一種防替考的身份識別系統。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防替考的身份識別系統,包括服務器和若干個識別器,所述若干個識別器布置在各個考場教室外,識別器均與服務器通過網絡連接;所述識別器包括聲音采集器、指紋采集器、圖像采集器、觸摸屏、存儲器、微處理器和面板,所述聲音采集器、指紋采集器、圖像采集器、觸摸屏、存儲器和微處理器安裝在所述面板上,所述聲音采集器、指紋采集器、圖像采集器、存儲器和觸摸屏均與微處理器電連接;考生入場前識別器將本考場內考生信息下載至存儲器保存,所述考生信息包括考生面部圖像信息、聲紋信息、指紋信息和身份信息,所述考生信息由可信任的機構考前采集并上傳到服務器保存;考生進入考場前通過識別器進行聲紋采集、指紋采集和面部圖像采集,并與存儲器內存儲的考生信息進行核對。
作為優選,所述由可信任的機構采集考生聲紋信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1)考生朗讀預先設置的若干個短句,并存儲收集到的語音信息;A2)對收集到的每個短句語音信息進行環境噪音和靜默語音信號去除獲得預處理語音信號;A3)對預處理語音信號進行脈沖編碼調制,獲得語音信號幀流;A4)計算每一幀的梅爾倒譜系數,將該梅爾倒譜系數流作為該考生該短句的聲紋信息上傳到服務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海洋大學,未經浙江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8790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