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環路熱管用氮化硅梯度多孔毛細芯及其結合涂層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87065.9 | 申請日: | 2017-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3562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2 |
| 發明(設計)人: | 曾宇平;姚冬旭;王鋒;左開慧;夏詠鋒;尹金偉;梁漢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4B38/02 | 分類號: | C04B38/02;C04B38/06;C04B35/584;C04B35/64;C04B35/62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鄭優麗 |
| 地址: | 20005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環路 管用 氮化 梯度 多孔 毛細芯 及其 結合 涂層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環路熱管用氮化硅梯度多孔毛細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初級氮化硅毛細芯,以及包覆于所述初級氮化硅毛細芯外表面的至少一層氮化硅小孔層,且氮化硅小孔層和初級氮化硅毛細芯之間具有相互連通的開孔結構,所述氮化硅梯度多孔毛細芯兼具大的毛細抽吸力和高的滲透率;所述初級氮化硅毛細芯的孔隙率為60~90%、孔徑為10~200微米,所述氮化硅小孔層的孔隙率為40~60%、孔徑為0.1~1微米;
所述環路熱管用氮化硅梯度多孔毛細芯的制備方法包括:
將氮化硅粉體、燒結助劑、凝膠劑、造孔劑加入到水中,球磨混合后,得到漿料,所述氮化硅粉體、燒結助劑、凝膠劑、造孔劑與水的質量比為100:(0.5~10):(0.1~5):(0~20):(20~300),
將所得漿料以噴涂或涂覆的形式沉積在所述初級氮化硅毛細芯的表面,所述噴涂的參數包括:噴頭直徑為 0.8 ~ 1.8mm 、壓力為 0.2 ~ 0.8MPa 、噴槍與初級毛細芯的距離為 150 ~ 300mm ; 再經固化、干燥、在1650~1850℃燒結1~4小時、加工,得到所述環路熱管用氮化硅梯度多孔毛細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路熱管用氮化硅梯度多孔毛細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硅小孔層的厚度為0.1~1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路熱管用氮化硅梯度多孔毛細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環路熱管用氮化硅梯度多孔毛細芯的外形為圓柱形狀、碟狀、板狀或者平橢圓狀。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路熱管用氮化硅梯度多孔毛細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為在25~60℃下固化6~12小時;所述干燥為在80~150℃下干燥2~6小時。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路熱管用氮化硅梯度多孔毛細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燒結為為先以2~20℃/分鐘升溫至800~1100℃,再以2~10℃/分鐘升溫至1680~1850℃后煅燒1~2小時。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路熱管用氮化硅梯度多孔毛細芯,其特征在于,采用發泡法、澆注法或冷凍干燥法制備所述初級氮化硅毛細芯。
7.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環路熱管用氮化硅梯度多孔毛細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為機械加工,加工精度為圓度10~100μm,直線度10~100μ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87065.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