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茶葉初制的熱風殺青裝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86803.8 | 申請日: | 2017-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297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5 |
| 發明(設計)人: | 丁年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丁年生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8300 安徽省蕪湖市***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茶葉 熱風 殺青 裝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茶葉初制的熱風殺青裝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加熱爐、殺青倉、進料管、封蓋、溫度檢測器、出料口、活動塞、活動桿、第一電機、隔板、出氣管、第二電機、冷卻倉、控制面板、活動板、傳送帶、冷卻管、渦輪箱、轉軸、拉動帶和進氣管。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加熱爐和進氣管之間設置溫度檢測器,使得氣流溫度能夠進行穩定檢測。通過在進料管內部設置活動塞,使得氣流未達到指定溫度時,能夠通過活動塞導出,在氣流達到指定溫度后,再通過活動塞導入殺青倉,從而使殺青作業效率更高。通過在殺青倉一端下方設置控制面板,使得裝置能夠通過控制面板進行控制。裝置具有殺青效率高,使用的安全性更佳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熱風殺青裝置,具體為一種用于茶葉初制的熱風殺青裝置及其使用方法,屬于茶葉機械應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殺青是綠茶等形狀和品質形成的關鍵工序。殺青方式:炒青、蒸青、烘青、泡青、輻射殺青。蒸青唐代普遍使用,日本、俄羅斯、印度應用較多。我國明朝后普及使用炒青法,世界各產茶國普遍使用。殺青一般掌握高溫殺青、先高后低;老葉嫩殺、嫩葉老殺;拋悶結合、多拋少悶等原則。蒸青則要高溫、快速通過高溫破壞和鈍化鮮茶葉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鮮葉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發鮮葉部分水分,使茶葉變軟,便于揉捻成形,同時散發青臭味,促進良好香氣的形成的一種制茶步驟,殺青是綠茶等形狀和品質形成的關鍵工序,其中熱風殺青是一種效率很高的殺青方式。
但是現有的熱風殺青裝置在使用時仍然存在一定缺陷,現有的殺青機在使用時操作不夠簡單方便,活動時往往不夠穩定,且現有的熱風殺青裝置雖然能夠鈍化鮮茶葉中的氧化酶活性,從而對茶葉進行殺青作業,但是現有的熱風殺青裝置,對于熱風溫度控制不完善,容易導致茶葉殺青后品質參差不齊,從而降低了茶葉的整體品質,現有的熱風殺青裝置進行冷卻時,容易對茶葉造成損傷,也降低了茶葉的品質。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用于茶葉初制的熱風殺青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一種用于茶葉初制的熱風殺青裝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加熱爐、殺青倉、進料管和出料口,所述加熱爐一側設置進氣管,且所述加熱爐和進氣管之間設置溫度檢測器,所述進氣管一側設置活動塞,所述活動塞下方設置活動桿,所述活動桿底部套設第一電機,所述進氣管底部設置所述殺青倉,所述殺青倉一端設置所述進料管,所述進料管一端設置封蓋,且所述殺青倉中部設置兩隔板,兩所述隔板之間上方設置出氣管,所述隔板頂部設置第二電機,所述殺青倉下方設置控制面板,所述隔板一側設置冷卻倉,所述隔板內部設置活動板,且所述隔板下方設置傳送帶,所述冷卻倉外側套設冷卻管,所述冷卻管中部設置渦輪箱,且所述冷卻倉一端下方設置所述處理口。
優選的,為了使裝置使用更方便,所述加熱爐、溫度檢測器、傳送帶、渦輪箱、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與所述控制面板均呈電性連接。
優選的,為了使活動板能夠進行穩定活動,所述活動板通過拉動帶與和轉軸與所述隔板呈活動連接。
優選的,為了使兩隔板之間能夠形成過渡空間,兩所述隔板之間呈平行設置。
優選的,為了使冷卻效果更佳,所述冷卻管為螺旋結構。
優選的,為了使第一電機結構更加穩固,且安裝拆卸方便,所述第一電機通過支架安裝在所述進氣管一側。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該殺青裝置,動板A15通過拉動帶A20與和轉軸A19與隔板A10呈活動連接,使得活動板A15能夠進行穩定活動,通過在加熱爐和進氣管之間設置溫度檢測器,使得氣流溫度能夠進行穩定檢測,從而使裝置使用更加安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丁年生,未經丁年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8680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