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光學模型的晶狀體悖論分析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86406.0 | 申請日: | 2017-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935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4 |
| 發明(設計)人: | 孔梅梅;陳鑫;袁揚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郵電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9B23/22 | 分類號: | G09B23/22;G02B2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朱小兵 |
| 地址: | 21002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光學 模型 晶狀體 悖論 分析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光學模型的晶狀體悖論分析方法,屬于眼科模型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人類歷史上最早的人眼模型是由Listing(高斯的學生)在1851年提出的近軸眼模型。自此以后,人眼模型的研究就成為光學和眼科學領域的熱門課題。隨著光學工程和醫學工程領域的新原理、新技術、新方法不斷涌現,人眼模型制作得越來越精確。
隨著人們對人眼研究的深入了解,我們知道晶狀體作為眼球曲光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唯一具有調節能力的屈光介質,晶狀體的形狀作用與正透鏡相似。隨著年齡的增長,晶狀體會變厚變硬,表面變的更加彎曲,而作為與正透鏡作用相似的晶狀體,對光線的偏折能力應該增強,那么在視網膜上的成像應該位于視網膜的前方,我們應該用負透鏡進行校正。但是事實上,隨著年齡的增長,成人的正視眼逐漸呈現出遠視眼的成像特點,俗稱“老花眼”,而老花眼都是用正透鏡進行校正,也就是說老花眼成像于視網膜的后方。理論上的結果與現實中的事實不相符合,這種情況稱之為晶狀體的悖論。
雖然國外對晶狀體悖論的研究有一定的基礎,但是還沒有產生系統的理論結果,國內對這方面的研究更加缺乏,因此需要對其進行研究以填補國內對晶狀體悖論的空白,并為以后老花眼的研究甚至老花眼的臨床手術提供一定的基礎。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基于光學模型的晶狀體悖論分析方法,解決如何對內部結構復雜的晶狀體建立光學模型并進行晶狀體悖論分析的問題,通過分析面型和折射率等光學參數的改變對晶狀體悖論進行解釋。
本發明具體采用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一種基于光學模型的晶狀體悖論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獲取老花眼的人眼參數;
步驟二、根據正常人眼的晶狀體模型結合所獲取的老花眼人眼參數,得到初始老花眼光學模型,并以老花眼的屈光度和成像質量為目標,將晶狀體的光學參數中面型和折射率設為變量,以最終建立老花眼光學模型;
步驟三、根據最終所建立的老花眼光學模型,分析晶狀體的光學參數中面型和折射率分別隨年齡的變化情況,并完成對晶狀體悖論進行解釋分析。
進一步地,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步驟一中獲取老花眼的人眼參數包括:老花眼的屈光度、角膜前后表面的曲率半徑、角膜的中心厚度。
進一步地,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步驟二中將晶狀體的光學參數中面型和折射率其中一個設為變量,或同時將兩者設為變量最終建立得到的老花眼光學模型。
進一步地,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步驟三中對晶狀體悖論進行解釋分析,具體為:
將晶狀體的光學參數中面型和折射率兩個變量進行擬合,得出老花眼中晶狀體的面型和折射率分別與年齡關系的函數曲線;
將老花眼與正常人眼的晶狀體面型與折射率進行比較分析,分析得出晶狀體的悖論。
本發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能產生如下技術效果:
本發明的方法,以正常的人眼模型為基礎,結合老花眼的屈光度以及實際測得的老花眼的有關數據,建立老花眼的光學模型。基于老花眼光學模型的建立,通過分析晶狀體面型以及折射率等光學參數的改變,對晶狀體悖論進行解釋分析。本發明以老花眼的屈光度和成像質量為目標建立光學模型,分析晶狀體光學參數與年齡的關系,能夠分析晶狀體的悖論,做到快速建模和分析。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基于光學模型的晶狀體悖論分析方法的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描述。
如圖1所示,本發明設計了一種基于光學模型的晶狀體悖論分析方法,該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通過查閱文獻以及實際測量,獲取老花眼的人眼參數。
通過查閱資料收集老花眼的人眼參數,可以包括老花眼的屈光度,角膜前后表面的曲率半徑,角膜的中心厚度,其包括前房深度、晶狀體中心厚度在內的眼內間距和整個眼軸長等其他實際測量參數。
步驟二、根據正常人眼的晶狀體模型結合所獲取的老花眼人眼參數,得到初始老花眼光學模型,并以老花眼的屈光度和成像質量為目標,將晶狀體的光學參數中面型和折射率設為變量,以建立老花眼光學模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郵電大學,未經南京郵電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8640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