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移動方便的挖泥船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86243.6 | 申請日: | 2017-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353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5 |
| 發明(設計)人: | 陳正壽;孫孟;程枳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2F5/28 | 分類號: | E02F5/28;E02F3/9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賈森君 |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移動 方便 挖泥船 | ||
本發明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移動方便的挖泥船,其解決了現有挖泥船移動不便等問題。本挖泥船包括船體,船體上設置有泥艙,船體的艏部鉸接有支撐桿,支撐桿上設置有絞吸泵,絞吸泵通過排泥管與泥艙相連接;支撐桿的前端固定有安裝座,安裝座上間隔設置有若干個相互平行的刀頭,相鄰兩個刀頭之間設置有滾輪,安裝座上設置有能夠帶動滾輪沿刀頭長度方向移動的驅動機構。本發明具有移動效率高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移動方便的挖泥船。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進出口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港口吞吐量穩步增長,對港口建設和進出港航道的要求越來越高。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航運中心建設均對疏浚業務形成了旺盛的市場需求。同時,由于水土流失加劇,工業、農業及生活污水增加等原因,河道、湖泊、港口污染嚴重導致功能嚴重退化,淤積日益嚴重,特別是河、湖、港口入口段淤積都特別嚴重,致使泄洪排沙不暢、深度變淺,因此,必須定期維護其設計水深和通航尺度。目前疏浚一般都是用船只上配備絞吸泵,即絞吸挖泥船來進行作業。
中國專利CN 204435450U公開了一種挖泥船,包括船體,船體的艏部鉸接有鏟刀架,鏟刀架上設置有絞吸泵,絞吸泵的輸出口通過可伸縮的軟管和排泥管的輸入口連接,排泥管的輸出口和船體內部的泥艙連通,絞吸泵的吸入口處連接有輸泥管路,輸泥管路固定在鉸刀架上,輸泥管路上還設置有一對電極對和一對磁體對,電極對包括2個沿著輸泥管路軸向設置的長條狀電極,磁體對包括2個沿著輸泥管路軸向設置的長條狀磁體,2個所述磁體的N極和S極相對設置,磁體對的設置方向和電極對的設置方向相垂直,船體艏部還設置有用于抬拉鉸刀架的吊繩裝置。
上述挖泥船雖然可以起到疏浚的功能,但是當某個區域不能進行絞吸時,要移動鉸刀頭需要利用船上的吊繩裝置將鉸刀頭提起才能進行移動,操作較為麻煩,移動效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移動方便的挖泥船,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高本挖泥船的移動效率。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移動方便的挖泥船,所述挖泥船包括船體,所述船體上設置有泥艙,所述船體的艏部鉸接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上設置有絞吸泵,所述絞吸泵通過排泥管與所述泥艙相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的前端固定有安裝座,所述安裝座上間隔設置有若干個相互平行的刀頭,相鄰兩個刀頭之間設置有滾輪,所述安裝座上設置有能夠帶動滾輪沿刀頭長度方向移動的驅動機構。
其工作原理如下:本挖泥船需要絞削時,可通過驅動機構帶動滾輪回縮,使滾輪外端與安裝座之間的距離小于刀頭外端與安裝座之間的距離,此時刀頭外露可進行絞削;當絞削完畢需要移動時,可通過驅動機構帶動滾輪伸出,使滾輪外端與安裝座之間的距離大于刀頭外端與安裝座之間的距離,此時滾輪對整個安裝座形成支撐,即可移動,而不需要繩吊裝置將整根支撐桿抬起,提高移動效率。
在上述的一種移動方便的挖泥船中,所述驅動機構包括若干組傳動單元,各傳動單元包括兩根上桿體和兩根下桿體,所述上桿體和下桿體首尾依次鉸接形成菱形的框體,其中相鄰的上桿體相鉸接形成上鉸接點,所述上鉸接點懸空設置;相鄰的上桿體與下桿體相鉸接形成中鉸接點,所述刀頭設置于中鉸接處且始終沿豎直方向設置;相鄰的下桿體相鉸接形成下鉸接點,所述滾輪通過連桿設置于下鉸接點處,且當滾輪伸出時該滾輪沿豎直方向設置;所述驅動機構還包括與相鄰兩個中鉸接點相連接的電動缸。電動缸伸長,可使兩個中鉸接點之間的距離相對增大,上鉸接與下鉸接點之間的距離減小即下鉸接點回升,進而使得設置于下鉸接點上的滾輪回升,方便刀頭進行絞削;而當電動缸收縮時,兩個中鉸接點之間的距離相對減小,則使得上鉸接點與下鉸接點之間的距離增大,設置于下鉸接點上的滾輪伸出,方便移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海洋大學,未經浙江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8624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