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UPFC阻尼含風電系統振蕩特性的POD設計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85930.6 | 申請日: | 2017-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68416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5 | 
| 發明(設計)人: | 和萍;陶玉昆;李從善;楊存祥;張文忠;李凱章;耿斯涵;和艷萍;胡亞偉;李中全;胡威;朱莉亞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輕工業學院 | 
| 主分類號: | H02J3/24 | 分類號: | H02J3/24;H02J3/38 | 
| 代理公司: | 鄭州優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張紹琳;謝萍 | 
| 地址: | 450002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upfc 阻尼 含風電 系統 振蕩 特性 pod 設計 方法 | ||
1.一種基于UPFC阻尼含風電系統振蕩特性的POD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S1,構建統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模型;
S2,構建雙饋風力發電機組DFIG的模型;
S3,將步驟S1的UPFC模型和步驟S2的DFIG模型加入電網系統中;
S4,通過特征根分析和時域仿真方法,分析風電并網容量和UPFC補償度對電網系統阻尼特性的影響;當風電場出力不變,UPFC串聯補償水平不同時,從發電機功角振蕩曲線得出隨著串聯補償水平的提高,振蕩的幅度越來越小;當風電場出力不同,UPFC串聯補償水平相同時,從發電機功角振蕩曲線得出隨著風電場輸出功率水平的增加,振蕩的幅度越來越大;
S5,構造POD控制器的模型;
S6,將POD控制器的輸出端連接到步驟S3電網系統的UPFC的并聯側,并將電網系統聯絡線的信號作為POD控制器的輸入信號;
S7,針對步驟S4的電網系統,改變電網系統中同步發電機的出力和電網系統聯絡線傳輸功率,通過特征根分析和時域仿真方法,分析UPFC和POD控制器對電網系統阻尼特性的影響;加裝有POD控制器的UPFC在更廣泛的聯絡線傳輸功率范圍下增加系統阻尼,調整區域的整體發電量,區域的聯絡線傳輸功率發生改變;調解發電機出力,改變風電滲透率,研究不同DFIG滲透率下的區域間振蕩模式,得到隨著DFIG出力的增加,區域間振蕩模式1的頻率下降,阻尼比先降低再升高;區域間振蕩模式2的頻率和阻尼比升高。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UPFC阻尼含風電系統振蕩特性的POD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1中,具體步驟為:S1.1,構建統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數學模型;
所述統一潮流控制器UPFC,包括換流器VSC1、換流器VSC2、直流電容C、串聯電容Cse、并聯變壓器Tsh、串聯變壓器Tse、并聯等效電感Lsh、串聯等效電感Lse、線路等效電抗Xa和線路等效電抗Xb;換流器VSC1與換流器VSC2通過直流電容C相連并耦合;且換流器VSC1通過并聯等效電感Lsh和并聯變壓器Tsh接入到電網的節點1處,換流器VSC1向節點1輸入一個幅值可調的無功電流;節點1通過線路等效電抗Xa與節點a連接;換流器VSC2通過串聯等效電感Lse和串聯變壓器Tse接入電網,向電網輸入一個幅值和相位可調的電壓;且串聯變壓器Tse的二次側串聯在節點1和節點2之間,節點2通過線路等效電抗Xb與節點b連接;
S1.2,根據步驟S1.1,獲取統一潮流控制器UPFC串聯側的控制模型;
以節點1處的電壓V1為基準,統一潮流控制器UPFC串聯側的時域控制模型為:
其中,Pb為節點2到節點b之間線路的有功功率;Qb為節點2到節點b之間線路的無功功率;V1為節點1的電壓;Vse為串聯電壓;θse為串聯電壓的相位角;VR為線路等效阻抗電壓;θR為線路等效阻抗電壓的相位角;XR為線路等效電抗;
將串聯側時域控制模型轉換到d-q坐標系下為:
其中,Vsed為串聯電壓Vse的d軸分量,Vbd為節點b電壓Vb的d軸分量,Vseq為串聯電壓Vse的q軸分量,Vbq為節點b電壓Vb的q軸分量;
S1.3,根據步驟S1.1,獲取統一潮流控制器UPFC并聯側的控制模型;
式中:Vshd為并聯電壓Vsh的d軸分量,Ishd為串聯電流Ish的d軸分量,Vshq為并聯電壓Vsh的q軸分量,Ishq為串聯電流Ish的q軸分量;
S1.4,根據步驟S1.1-S1.3,建立統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三階動態模型;
其中:v0為控制信號;如果控制信號v0被使用,那么u1、u2、u3是1,否則是0;vp表示串聯電壓Vse與線路電流同相位的分量,在穩定狀態,輸入變量vp0被設為0;vq表示串聯電壓Vse與線路電流相差90°的分量,輸入變量vq0決定在穩定狀態時vq的大小;iq表示與V1正交的串聯電流ish的分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輕工業學院,未經鄭州輕工業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85930.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