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太陽光跟蹤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85665.1 | 申請日: | 2017-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6152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31 |
| 發明(設計)人: | 黃應平;劉慧剛;袁喜;姚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峽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5D3/12 | 分類號: | G05D3/12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峽專利事務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鋼 |
| 地址: | 443002***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太陽光 跟蹤 裝置 方法 | ||
1.一種太陽光跟蹤裝置,包括調向太陽能光伏板(1)、太陽能光伏板(2)、傳動單元(3)、動力單元(4)、支撐架(5)、觸點(6)、永磁體(7)及彈簧(9),其特征是:太陽能光伏板(2)與調向太陽能光伏板(1)固定連接,調向太陽能光伏板(1)與傳動單元(3)連接,傳動單元(3)與動力單元(4)連接,動力單元(4)與支撐架(5)固定連接,支撐架(5)與彈簧(9)一端連接,彈簧(9)另一端連接永磁體(7),永磁體(7)與觸點(6)相對設置;
所述觸點(6)包括第一觸點(61)和第二觸點(62),所述永磁體(7)包括第一永磁體(71)和第二永磁體(72),所述調向太陽能光伏板(1)包括第一調向太陽能光伏板(11)和第二調向太陽能光伏板(12);當第一永磁體(71)與第一觸點(61)接觸時,第一調向太陽能光伏板(11)、動力單元(4)、第一觸點(61)及第一永磁體(71)構成第一回路;當第二永磁體(72)與第二觸點(62)接觸時,第二調向太陽能光伏板(12)、動力單元(4)、第二觸點(62)及第二永磁體(72)構成第二回路,其中,第一回路與第二回路中流經動力單元(4)的電流方向相反;
當第一調向太陽能光伏板(11)接受的光照強度大于第二調向太陽能光伏板(12)的光照強度時,第一回路導通,第二回路都斷開,動力單元(4)驅動傳動單元(3),傳動單元(3)帶動第一調向太陽能光伏板(11)及太陽能光伏板(2)向一側偏轉,具體為:當光照向一側偏轉時,第一調向太陽能光伏板(11)接受的光照強度大于第二調向太陽能光伏板(12)所接受的光照強度,因此,第一調向太陽能光伏板(11)產生的電流增大,第二調向太陽能光伏板(12)產生的電流減小,則通過第一觸點(61)的電流大于通過第二觸點(62)的電流,所以,第一觸點(61)對第一永磁體(71)的吸引力大于第二觸點(62)對第二永磁體(72)的吸引力,這樣,連接第一永磁體(71)和第二永磁體72的彈簧(9)就會伸長或者移動,直至第一永磁體(71)與第一觸點(61)接觸,第一回路導通,第二回路保持斷開,動力單元(4)將動力傳遞給傳動單元(3),傳動單元(3)則帶動太陽能光伏板(2)向光照方向那一側偏轉,直至光照方向與太陽能光伏板(2)垂直,此時第一回路就會斷開,且第二回路還是保持斷開狀態;
當第一調向太陽能光伏板(11)接受的光照強度小于第二調向太陽能光伏板(12)的光照強度時,第二回路導通,第一回路斷開,動力單元(4)驅動傳動單元(3),傳動單元(3)帶動第一調向太陽能光伏板(11)及太陽能光伏板(2)向另一側偏轉;
當第一調向太陽能光伏板(11)接受的光照強度等于第二調向太陽能光伏板(12)的光照強度時,第一回路及第二回路都斷開,動力單元(4)關閉,太陽能光伏板(2)保持不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光跟蹤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調向太陽能光伏板(11)和第二調向太陽能光伏板(12)成倒“V”字形排列。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光跟蹤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觸點(6)及永磁體(7)均由導電材料組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光跟蹤裝置,其特征是:第一永磁體(71)和第二永磁體(72)均與動力單元(4)電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光跟蹤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傳動單元(3)包括齒輪和齒條,動力單元(4)與齒輪連接,齒輪與齒條連接,齒條與調向太陽能光伏板(1)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光跟蹤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傳動單元(3)包括蝸輪和蝸桿,動力單元(4)與蝸輪連接,蝸輪與蝸桿連接,蝸桿與調向太陽能光伏板(1)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光跟蹤裝置,其特征是:動力單元(4)包括雙向直流電動機。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光跟蹤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調向太陽能光伏板(1)接受的光照增強則產生的電流增大,反之,調向太陽能光伏板(1)接受的光照減弱則產生的電流減小。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光跟蹤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的電流大小受調向太陽能光伏板(1)產生的電流值影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峽大學,未經三峽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8566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