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鉤吻素子治療脂質代謝紊亂及其相關疾病或病癥的用途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85240.0 | 申請日: | 2017-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9352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06 |
| 發明(設計)人: | 俞昌喜;黃慧慧;許盈;凌倩;劉銘;游文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醫科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1/475 | 分類號: | A61K31/475;A61K45/06;A61P3/06;A61P1/16;A61P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新同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76 | 代理人: | 欒星明;郭曉永 |
| 地址: | 350004***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鉤吻素子 治療 代謝 紊亂 及其 相關 疾病 病癥 用途 | ||
本發明涉及鉤吻素子治療脂質代謝紊亂及其相關疾病或病癥的用途。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鉤吻生物堿單體鉤吻素子(koumine)或其藥學可接受的鹽的新用途,特別是用于治療脂質代謝紊亂及其相關疾病或病癥的用途。
背景技術
脂質代謝紊亂是指先天性或獲得性因素造成的血液及其他組織器官中脂質及其代謝產物的質和量的異常。脂類代謝受遺傳、神經體液、激素、酶以及肝臟等組織器官的調節。當這些因素有異常時,可造成脂代謝紊亂和有關器官的病理生理變化,如高脂血癥、脂質貯積病及其造成的臨床綜合征、肥胖癥、酮癥酸中毒、脂肪肝和新生兒硬腫癥等。
血脂異常是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以及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SCVD)的重要危險因素。NAFLD是指在無過量飲酒史前提下,以肝實質細胞發生脂肪變性和脂肪堆積為主要特征的臨床病征,其發病率不斷上升且呈現低齡化趨勢,成人患病率高達20%-40%,其中近30%的患者可能發展為肝硬化乃至肝功能衰竭,嚴重影響人類健康。
已知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或其余的脂蛋白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降低有發展成為動脈粥樣硬化疾病、急性胰腺炎、冠狀動脈疾病等的高風險。
脂質代謝紊亂還是時常發生的糖尿病并發癥。與糖尿病相關的脂質代謝異常的病理狀態是復雜的。典型的是主要在男性中發現的高脂血癥如高甘油三酯血癥和主要在絕經后婦女中發現的高膽固醇血癥,但是即使在正常血脂的情況中,有時也發現血清脂蛋白的性質改變或異常。因此,有必要在糖尿病的治療中小心注意并發癥如脂質代謝異常等及其預防或治療,以及血糖控制。WO 2004/110375描述了糖尿病治療的聯合療法,其包括給予抗肥胖藥和抗糖尿病藥的組合。
鉤吻素子是發現于中國鉤吻(Gelsemium elegans Benth.)中的一種吲哚類生物堿,是中國鉤吻總生物堿中含量最高且毒性較低的一種單體。中國專利CN 101323618B公開了從鉤吻植物中提取分離鉤吻素子的方法。本申請的發明人發現了鉤吻素子在脂質代謝紊亂及其相關疾病或病癥中的新用途。
發明內容
在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鉤吻素子或其藥學可接受的鹽在制備用于治療或預防有此需要的個體的脂質代謝紊亂的藥物中的用途。
在本發明的又一方面,提供鉤吻素子或其藥學可接受的鹽在制備用于治療或預防有此需要的個體的脂質代謝紊亂相關疾病或病癥的藥物中的用途。
附圖說明
圖1-1至圖1-6顯示腹腔注射鉤吻素子對高脂飲食誘導的NAFLD大鼠血脂以及肝臟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的改善作用。
圖1-1中橫軸表示組別,縱軸表示血清甘油三酯(TG)濃度;
圖1-2中橫軸表示組別,縱軸表示血清總膽固醇(TC)濃度;
圖1-3中橫軸表示組別,縱軸表示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濃度;
圖1-4中橫軸表示組別,縱軸表示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濃度;
圖1-5中橫軸表示組別,縱軸表示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濃度;
圖1-6中橫軸表示組別,縱軸表示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濃度;
*p0.05,**p0.01,***p0.001,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1,與載劑組比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醫科大學,未經福建醫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8524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