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SPI?NAND中的多任務監管方法和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84156.7 | 申請日: | 2017-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435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0 |
| 發明(設計)人: | 莊開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兆易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9/48 | 分類號: | G06F9/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spi nand 中的 任務 監管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SPI-NAND技術,尤其涉及一種SPI-NAND中的多任務監管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串行外設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簡稱:SPI)NAND的控制芯片(controller)控制SPI-NAND進行任務(task)操作,其中對于任務進程的監管機制是基于NAND操作狀態(NAND status)的反饋,當NAND status反饋ready狀態,表示任務完成,controller結束任務;當NAND status反饋busy狀態,表示任務未完成,controller繼續監測任務,直到NAND status反饋ready狀態。
但是,如果出現異常,例如,設備卡槽(Device sockets)的某些位置未接NAND、NAND脫焊或者NAND操作失敗等,某任務的NAND status就會一直無法ready,而controller因接收不到反饋的ready狀態,就會一直等待該任務完成,導致后續任務無法執行,造成整個SPI-NAND的固件(Firmware)運行的癱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SPI-NAND中的多任務監管方法和裝置,能夠準確及時發現異常情況,提高異常處理的效率,節約處理時間。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SPI-NAND中的多任務監管方法,包括:
在待處理的任務隊列中確定即將啟動的一個或多個任務;
根據預先設置的超時設定對應關系和所述一個或多個任務的類型確定定時器的時長,所述超時設定對應關系用于表示任務類型和任務時長的對應關系;
在所述一個或多個任務啟動的同時啟動所述定時器,所述定時器用于在計時達到所述定時器的時長時發出超時反饋;
在收到所述超時反饋之前,監測是否接收到所述一個或多個任務的完成狀態反饋;
當收到所述超時反饋時,針對沒有收到所述完成狀態反饋的任務進行強制中斷。
可選的,所述方法還包括:
在收到所述超時反饋之前,若接收到所述完成狀態反饋,則確定所述完成狀態反饋對應的任務完成并結束對所述任務的監測。
可選的,所述根據預先設置的超時設定對應關系和所述一個或多個任務的類型確定定時器的時長,包括:
根據所述超時設定對應關系和所述一個或多個任務的類型確定所述一個或多個任務各自對應的所述任務時長;
將所述一個或多個任務各自對應的所述任務時長中時間最長的確定為所述定時器的時長。
可選的,在所述在待處理的任務隊列中確定即將啟動的一個或多個任務之前,還包括:
獲取各個廠家的SPI-NAND的任務類型和執行各類任務消耗的最大時長;
針對各個所述任務類型,記錄該任務類型對應的最大消耗時長,并根據所述最大消耗時長和預設冗余時長計算得到該任務類型對應的任務時長,所述最大消耗時長是所述各個廠家執行該類任務消耗的最大時長中的最大者;
根據各個所述任務類型各自的所述任務時長得到所述超時設定對應關系。
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SPI-NAND中的多任務監管裝置,包括:
任務模塊,用于在待處理的任務隊列中確定即將啟動的一個或多個任務;根據預先設置的超時設定對應關系和所述一個或多個任務的類型確定定時器的時長,所述超時設定對應關系用于表示任務類型和任務時長的對應關系;
啟動模塊,用于在所述一個或多個任務啟動的同時啟動所述定時器,所述定時器用于在計時達到所述定時器的時長時發出超時反饋;
監測模塊,用于在收到所述超時反饋之前,監測是否接收到所述一個或多個任務的完成狀態反饋;
中斷模塊,用于當收到所述超時反饋時,針對沒有收到所述完成狀態反饋的任務進行強制中斷。
可選的,所述監測模塊,還用于在收到所述超時反饋之前,若接收到所述完成狀態反饋,則確定所述完成狀態反饋對應的任務完成并結束對所述任務的監測。
可選的,所述啟動模塊,具體用于根據所述超時設定對應關系和所述一個或多個任務的類型確定所述一個或多個任務各自對應的所述任務時長;將所述一個或多個任務各自對應的所述任務時長中時間最長的確定為所述定時器的時長。
可選的,還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兆易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兆易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8415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