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運行穩定可升降同步旋轉的工作平臺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82686.8 | 申請日: | 2017-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388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7 |
| 發明(設計)人: | 雍海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科創城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H1/16 | 分類號: | B25H1/16 |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51230 | 代理人: | 謝建,王莎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運行 穩定 升降 同步 旋轉 工作 平臺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運行穩定可升降同步旋轉的工作平臺。
背景技術
工作平臺是廣泛應用于施工、裝修、藝術、家用等領域的設備,用于放置施工、裝修時的工具,或是擺放繪圖、書法的器具,亦或是家用物品等等。
現有的工作平臺大多為固定結構,人們在施工、裝修時常常涉及高處作業、移動作業,因此上下取放工具十分不便,在繪圖、書法時由于顏料較多,常常布滿整個臺面,但是工作平臺無法調節,需要移動到需要的顏料盤蘸取顏料,這樣間接的增大了人們的工作量,影響了人們的工作效率,同時當放置的物品過多時,還存在支撐穩定性差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運行穩定可升降同步旋轉的工作平臺,解決現有工作平臺無法靈活調節、運行不穩定的問題。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運行穩定可升降同步旋轉的工作平臺,包括升降機構,所述升降機構包括底座、平臺,底座右側的前后內表面分別鉸接有連桿一、連桿二,連桿一、連桿二的另一端分別與平臺左側的前后內表面鉸接,連桿一的中部鉸接有連桿三,連桿二的中部鉸接有連桿四,連桿三的一端鉸接于平臺右側的前內表面,連桿四的一端鉸接于平臺右側的后內表面,底座左側前后內表面開設有槽,槽內設置有可沿槽軌跡移動的連接桿,連桿三、連桿四的另一端均套設于連接桿上,連接桿中部套設有連接塊,底座上設置有驅動液壓缸,所述驅動液壓缸包括固定端、活動端,所述固定端與連接塊一端連接,所述活動端與底座上連接的基座連接,還設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與驅動液壓缸電連接,所述平臺上還連接有回轉支撐,所述回轉支撐上連接有旋轉臺面,所述回轉支撐旁還設置有用于驅動回轉支撐在水平面做回轉運動的驅動裝置,底座下還設置有減震機構,所述減震機構包括若干減震體,所述減震體包括減震組件一,還設置有減震板,所述減震組件一的一端與底座連接,所述減震組件一的另一端與減震板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減震組件一為弧形,所述減震組件一的凸起方向均朝向同一側。
進一步地,所述減震組件一中部還連接有減震組件二,所述減震組件二的另一端與減震板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減震組件二為弧形,所述減震組件二的的凸起方向與減震組件一的凸起方向一致。
進一步地,連桿一與連桿三的鉸接處,連桿二與連桿四的鉸接處之間還連接有同步桿。
進一步地,所述旋轉臺面設置有防滑層。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中,包括升降機構,所述升降機構包括底座、平臺,底座右側的前后內表面分別鉸接有連桿一、連桿二,連桿一、連桿二的另一端分別與平臺左側的前后內表面鉸接,連桿一的中部鉸接有連桿三,連桿二的中部鉸接有連桿四,連桿三的一端鉸接于平臺右側的前內表面,連桿四的一端鉸接于平臺右側的后內表面,底座左側前后內表面開設有槽,槽內設置有可沿槽軌跡移動的連接桿,連桿三、連桿四的另一端均套設于連接桿上,連接桿中部套設有連接塊,底座上設置有驅動液壓缸,所述驅動液壓缸包括固定端、活動端,所述固定端與連接塊一端連接,所述活動端與底座上連接的基座連接,還設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與驅動液壓缸電連接,所述平臺上還連接有回轉支撐,所述回轉支撐上連接有旋轉臺面,所述回轉支撐旁還設置有用于驅動回轉支撐在水平面做回轉運動的驅動裝置,底座下還設置有減震機構,所述減震機構包括若干減震體,所述減震體包括減震組件一,還設置有減震板,所述減震組件一的一端與底座連接,所述減震組件一的另一端與減震板連接。通過該設置,控制器控制驅動液壓缸伸縮,帶動連接桿在滑槽內移動,當連接桿向右移動即可帶動平臺上升,平臺上連接的回轉支撐帶動旋轉臺面上升,當連接桿向左移動即可帶動平臺下降,平臺上連接的回轉支撐帶動旋轉臺面下降,驅動裝置驅動回轉支撐在水平面做回轉運動,回轉支撐帶動旋轉臺面做旋轉運動,解決了現有工作平臺無法靈活調節的問題。當旋轉臺面發生震動時,底座下的減震機構的減震板受到擠壓,對應的減震組件一發生形變,達到減震的效果,使旋轉臺面的運行保持平穩,解決了現有工作平臺運行不穩定的問題。
2、本發明中,所述減震組件一為弧形,所述減震組件一的凸起方向均朝向同一側。通過該設置,能夠使減震組件一更易發生形變,提高減震的效果。
3、本發明中,所述減震組件一中部還連接有減震組件二,所述減震組件二的另一端與減震板連接。通過該設置,減震組件一與減震組件二配合減震,能夠有效的提高減震效果,同時防止減震組件一因單獨受到的力過大使形變量過大,從而造成損壞的現象,提高了減震組件一的使用壽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科創城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科創城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8268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