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減速帶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81679.6 | 申請日: | 2017-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352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5 |
| 發明(設計)人: | 馮武衛;孫曉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1F9/529 | 分類號: | E01F9/529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賈森君 |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減速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減速帶,屬于道路交通設備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減速帶在車輛低速通過時仍然會有較大震動的問題。本減速帶,包括采用橡膠材料制成并呈長條狀的本體,本體具有弧形的上表面,本體為中空結構并形成長條狀的儲氣腔,該儲氣腔沿本體長度方向設置,本體的上表面沿長度方向開設有若干與儲氣腔相連通的排氣孔,該若干排氣孔均位于本體上表面的后邊沿處。本減速帶能夠減少車輛低速通過時的震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道路交通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減速帶。
背景技術
減速帶是安裝在公路上使經過的車輛減速的交通設施,形狀一般為條狀,也有點狀的,材質主要是橡膠,也有是金屬的,一般以黃色黑色相間以引起視覺注意。減速帶使路面稍微拱起以達到車輛減速目的,一般設置在公路道口、工礦企業、學校、住宅小區入口等需要車輛減速慢行的路段和容易引發交通事故的路段,是用于減速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使速度的新型交通專用安全設置,減速帶很大程度減少了各交通要道口的事故發生,是交通安全的新型專用設施。當車輛以較高車速通過減速帶時,劇烈的振動會從輪胎經由車身及座椅傳遞給駕駛人,垂直曲線可以產生一個垂直方向的加速度,產生強烈的生理刺激以及心理刺激,生理刺激促使駕駛人產生強烈的不舒服感,而心理刺激則加深了駕駛人的不安全疑慮,通常情況下,駕駛人認為不舒適度越大,車輛行駛安全性越小,即安全感越小。因此,減速帶的設置會降低駕駛人行車安全感和乘坐舒適性的期望值,促使駕駛人選擇較低的期望車速。但是目前的減速帶均是實心結構或者難以形變,導致低速通過的車輛仍然會有較大的震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減速帶,本減速帶能夠減少車輛低速通過時的震動。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減速帶,包括采用橡膠材料制成并呈長條狀的本體,所述本體具有弧形的上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為中空結構并形成長條狀的儲氣腔,該儲氣腔沿本體長度方向設置,所述本體的上表面沿長度方向開設有若干與儲氣腔相連通的排氣孔,該若干排氣孔均位于本體上表面的后邊沿處。
在減速帶固定到路面上時上表面向上拱起,當車輛高速通過時,由于車輛輪胎對本體產生瞬時作用力,作用時間短,因此儲氣腔內的氣體難以瞬時排出,使得本體仍然具有較高的上表面,即高速通過的車輛會受到較大的震動,而車輛低速通過時,車輛輪胎對本體產生的作用力時間較長,且排氣孔位于本體的后邊沿處,輪胎的壓力能夠將儲氣腔內的空氣從排氣孔擠出,本體的上表面下降,因此車輛受到的震動較小。
在上述的減速帶中,所述排氣孔的孔徑由內至外逐漸變大,在排氣孔的內端孔口邊沿周向具有環形的封堵凸沿。排氣孔外端的孔徑較大,便于儲氣腔快速吸氣而復位,封堵凸沿具有一定的柔性,當本體受到輪胎的作用力作用時間較長時,儲氣腔內的氣壓變化緩慢時,封堵凸沿不會干涉儲氣腔內的空氣排出,而當本體受到輪胎的瞬時作用力時,儲氣腔內的氣壓瞬時升高,能夠擠壓封堵凸沿,使得封堵凸沿變形并堵住排氣孔。
在上述的減速帶中,所述儲氣腔底面與本體底面之間的實體部分沿前后方向彎折呈瓦楞狀。使得儲氣腔底面與本體底面之間的實體部分能夠沿前后方向伸縮,以配合上表面的變形。
在上述的減速帶中,所述本體內固連有若干長條狀的彈性金屬片,該若干彈性金屬片沿本體長度方向排列,且彈性金屬片的長度方向沿本體前后方向設置,所述彈性金屬片位于儲氣腔的上方,該若干彈性金屬片均彎折成弧形,且彈性金屬片彎折的弧度與本體上表面的弧度一致。彈性金屬片呈弧形,能夠使本體上邊沿保持弧形拱起,而受到輪胎壓力而變形后,彈性金屬片能夠使本體上表面復位,提高使用壽命。
在上述的減速帶中,所述本體的前邊沿沿長度方向具有實心的導向部,所述導向部的上表面為傾斜的導向面,所述導向面的前邊沿低于后邊沿。對于快速通過的車輛,導向面能夠使輪胎向上跳起,難以將儲氣腔內的空氣壓出,而慢速通過的車輛,輪胎能夠越過導向部后壓在本體上表面上。
在上述的減速帶中,所述導向部上開設有若干安裝孔。安裝孔用于將本體固定在路面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海洋大學,未經浙江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8167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