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跨平臺物聯網嵌入式系統的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79459.X | 申請日: | 2017-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9529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8 |
| 發明(設計)人: | 方明龍;陳啟升;龍昭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麥騰物聯網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H04L29/06;H04L12/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漢盛律師事務所 31316 | 代理人: | 陸晨 |
| 地址: | 200127 上海市寶***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平臺 聯網 嵌入式 系統 通信 方法 | ||
1.一種跨平臺物聯網嵌入式系統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01.為跨平臺嵌入式系統中各組成組件之間的數據傳輸配置MCI通信協議;
S02.在跨平臺嵌入式系統中各組成組件之間的數據傳輸制定自動分層次的加密策略;所述自動分層次的加密策略包括,同一處理器內的各組成組件間通信,采用不加密或者是弱加密的數據傳輸方式;同一系統內,不同處理器中的各組成組件間通信,采用不加密/弱加密的數據傳輸方式;不同系統內的各組成組件間通信,可以是弱加密或者強加密的數據傳輸方式;
S03.制定系統內分層次的組網策略;所述分層次的組網策略包括同一處理器內各組成組件之間的組網策略,同一系統內不同處理器之間的組網策略,和不同系統之間的組網策略;
S04.設計跨平臺物聯網嵌入式系統的通信線路,所述跨平臺物聯網嵌入式系統的通信線路包括同一處理器內部各組成組件之間的通信線路,不同系統和不同處理器的各組成組件之間的通信線路,同一處理器內部各組成組件之間的MCI通信協議通過IPC實現通信,不同系統和不同處理器的各組成組件之間的MCI通信協議通過跨平臺傳輸通道實現通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跨平臺物聯網嵌入式系統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01中所述的組成組件包括用于物聯網控制、感知、檢測、電源、傳輸、存儲、電源、安全的軟件程序和硬件設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跨平臺物聯網嵌入式系統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01所述的數據傳輸的方式包括有線數據傳輸和/或無線數據傳輸。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跨平臺物聯網嵌入式系統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03所述的分層次的組網策略包括:同一處理器內各組成組件間的組網,同一系統內不同處理器之間的組網和自組網,不同系統之間的組網和自組網。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跨平臺物聯網嵌入式系統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跨平臺傳輸通道是通過有線傳輸通道和/或無線傳輸通道實現MCI包的有效傳輸通道,所述跨平臺傳輸通道包括如下:
Transport Header;
Identifier:MCI包標志;
Length:MCI包長度;
Sequence:MCI包序號;
Control:MCI包ACK/NACK標記;
Error Code:Transport返回包錯誤碼;
Transport Tail:
CRC:設定校驗碼;
Protocol Header;
Encryption Type:加密方式;
Error Code:Protocol返回包錯誤碼;
Component IDs;
Component ID定義;
DID–Device ID;
PID–Processor ID;
CID–Component ID;
TID:Target ID–包含完整的DID/PID/CID;
SID:Source ID–包含完整的DID/PID/CID;
Command;
Command With Ack:提高傳輸指令的可靠性;
Command Without Ack;
Data:實際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麥騰物聯網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麥騰物聯網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79459.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光學對點棱鏡基座校正裝置
- 下一篇:成像透鏡及攝像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