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組裝式電纜橋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78523.2 | 申請日: | 2017-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8583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7 |
| 發明(設計)人: | 俞愛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遵化市瑞曼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G3/04 | 分類號: | H02G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權智天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愛 |
| 地址: | 064200 河北省遵化市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組裝 電纜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組裝式電纜橋架,包括限位件,設置于所述組裝式電纜橋架的兩側邊,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互相平行設置;承壓件,設置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之間,并與之相連接;蓋合件,設置于所述限位件的頂部;以及,連接件,設置于所述限位件的兩端。本發明通過限位件和承壓件的組合安裝,使得整體結構可以直接拆卸或組裝,便于實際生產和應用,更具靈活性。同時,承壓件采用拱形的結構,對其上負載的壓力具有優良的承載能力,因此整體結構對放置于其中的電纜橋架具有優良的加強和穩固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氣設備供配電保護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組裝式電纜橋架。
背景技術
隨著智能化建筑的發展,同一幢建筑中往往同時存在交流強電系統、弱電系統、直流強電系統和各類自動化系統,如樓宇自動化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通訊自動化系統等。因此,需要同時敷設交流強電電纜、直流強電電纜、弱電中的通訊電纜、控制電纜等各種類別的電纜。各種不同的電纜在設計布線時需要分開布線,因此用于布置電纜線的電纜橋架逐漸被大范圍使用。
電纜橋架一般適用于大型企業、大型工程變電、電纜架設、大型橋梁、地鐵的電纜鋪設和海洋鉆井等場所。現有的電纜橋架大多由整體金屬框架制成,這樣不僅使得整體結構沉重、而且造價昂貴不利于運輸、裝拆及廣泛使用。
企業在使用多個電纜橋架來承載電纜時,為了防止由這些電纜造成的視覺污染,并且也為了確保這些電纜的安全性,優選將所述各電纜橋架用于使用高技術系統的工業設施以及諸如購物中心這樣的商務中心中。通過作為安裝組件的這些電纜橋架,大量電纜的鋪設變得便利,并且因此確保了這些電纜的安全性,同時也消除了電纜的視覺污染。
電纜橋架分為槽式、托盤式和梯架式、網格式等結構,由支架、托臂和安裝附件等組成。建筑物內橋架可以獨立架設,也可以附設在各種建(構)筑物和管廊支架上,應體現結構簡單,造型美觀、配置靈活和維修方便等特點,全部零件均需進行鍍鋅處理,安裝在建筑物外露天的橋架。
傳統的鋼制電纜橋架為簡單的薄鋼板焊接形成,而電纜自身重力較大,電纜橋架的承載力會出現不足的現象。需要增設外部的加強結構來提高其強度和穩定性。
發明內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簡要介紹一些較佳實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請的說明書摘要和發明名稱中可能會做些簡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說明書摘要和發明名稱的目的模糊,而這種簡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鑒于上述和/或現有的電纜橋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本發明。
因此,本發明其中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組裝式電纜橋架,其結構可拆卸或組裝,對電纜橋架具有優良的加強和穩固作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組裝式電纜橋架,其包括限位件,設置于所述組裝式電纜橋架的兩側邊,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互相平行設置;承壓件,設置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之間,并與之相連接;蓋合件,設置于所述限位件的頂部;以及,連接件,設置于所述限位件的兩端。
作為本發明所述組裝式電纜橋架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的主體結構形式相同,兩者的內側均設置有長城板狀的凹凸結構。
作為本發明所述組裝式電纜橋架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限位件內側的凹凸結構形成等距且互相平行的滑槽,所述滑槽進行豎直設置。
作為本發明所述組裝式電纜橋架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內側的所述滑槽互相正對,且所述滑槽上端延伸至所述限位件的頂面,但下端并未延伸至所述限位件的底面。
作為本發明所述組裝式電纜橋架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承壓件的兩端分別嵌入所述滑槽,所述承壓件的兩端還分別設置有一個卡件,所述滑槽的底面設置有配合于所述卡件的嵌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遵化市瑞曼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遵化市瑞曼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7852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