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恒溫反應分光光度測定系統及其測定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77818.8 | 申請日: | 2017-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417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0 |
| 發明(設計)人: | 姜文俠;田曉麗;張笑然;孫瑞雪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21/31 | 分類號: | G01N21/31;G01N21/33;G01N1/38;G01N35/00;G01N35/10;G05D23/185;G05D23/19 |
| 代理公司: | 天津濱海科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王蕊娜 |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恒溫 反應 分光 光度 測定 系統 及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化學、化工與生化檢測領域,具體是一種恒溫反應分光光度測定系統及其測定方法。
背景技術
分光光度法是一類歷史悠久且極為重要的分析方法,在化學、生命科學、藥品分析、食品檢驗、醫療衛生、環境保護等多個領域均有廣泛應用。對于化學、生物反應的檢測,通常反應過程與分光光度檢測在時間和空間上是相互分離的,即反應和檢測往往不在同一容器中同時進行。而且,反應過程中試劑的添加、混合,以及檢測過程中比色皿的裝填、清洗等仍以手工操作為主,難以實現快速、高效、大批量或連續的檢測。
有些分光光度檢測,反應、檢測的溫度及時長對檢測結果的影響較大。比如,與生物酶相關的分光光度法檢測,往往需要控制反應體系的溫度,包括控制酶催化反應起始階段的溫度;對于酶催化反應時間較短的,則要精確地控制催化反應的時長。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旨在克服現有的分光光度測定裝置及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種精確控制反應液和反應體系的溫度,能夠實時監測反應體系的吸光度、透光率等參數,進而精確地測定在設定的溫度和反應時間的吸光度、透光率等參數及其變化值;可以在反應體系的反應過程中實施進樣、攪拌或/和振蕩、測定等操作,而且進樣、混勻、測定及清洗等均可實現自動化以及可以同時測定多個樣品的分光光度測定系統及其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恒溫反應分光光度測定系統,包括主體部分、恒溫部分、進樣部分和控制部分,
所述主體部分包括光源、單色器、反應池組件和檢測器,所述反應池組件內設有反應池,所述反應池外側設置有能夠通過介質對反應池內的反應體系產生溫控作用的溫控部件;
所述恒溫部分包括溫控組件,所述溫控組件通過溫控部件精確控制反應池內反應試劑和待測樣液的溫度;
進一步地,所述溫控組件可以是單溫控組件也可以設置為多聯溫控組件,以此實現不同反應池內反應體系的溫度設定。
所述進樣部分將恒溫的反應試劑及待測樣液加入反應池內,實現進樣;
所述控制部分由控制組件構成,用于同步監控分光光度測定系統各個部分的運行。
進一步地,所述溫控部件為夾套,所述溫控組件通過管路與反應池外側的夾套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反應池與光路正交的兩面安裝有能夠透過紫外和(或)可見光的光學窗口,所述光學窗口為石英板及玻璃板中的至少一種,所述反應池同時起到比色皿的作用。
進一步地,所述反應池安裝有混勻裝置,所述混勻裝置為振蕩器及攪拌器中的至少一種,用于反應池內液體的混勻及反應池內部的清洗。
進一步地,所述進樣部分采取自動進樣或手動進樣;
進一步地,當所述進樣部分采用自動進樣時:所述進樣部分包括反應試劑容器、待測樣液架、進樣器、計量泵及相關管路,反應試劑及待測樣液分別通過計量泵及進樣器定量地加入反應池,實現自動、精確進樣,并配合混勻裝置而啟動反應,所述反應試劑容器及待測樣液架放置于恒溫部分,用以對反應試劑及待測樣液進行預熱、預冷及恒溫控制。反應試劑容器與反應池相連的管路外還可以安裝溫控裝置,以對相關管路進行恒溫控制。
進一步地,還包括一清洗部分,所述清洗部分包括清洗液容器、廢液容器、泵及相關管路,所述清洗容器通過泵及相關管路與反應池相連,所述清洗液容器中的清洗液通過泵及相關管路輸送至反應池,實施對反應池的清洗與廢液的排放。
進一步地,清洗液或廢液的排放可以通過上部吸液、底部排液或者溢流排液中的至少一種方式實現:
所述上部吸液方式:排液管路安裝于反應池上方,通過泵將清洗液或廢液排出至廢液容器中,其中,位于反應池中的廢液排出管路的前段可以安裝有自動伸縮吸液管,通過伸縮功能,在實施檢測時縮回,可以避免廢液排出管路在檢測時對光路的影響;
所述底部排液方式:排液管路安裝于反應池的底部,可以通過閥門及泵控制廢液的排出;
所述溢流排液方式:反應池與光路平行的兩個內壁上方的高度低于反應池與光路正交的二個內壁的高度,從而使得溢流出的廢液沿矮壁的外側流入盛放廢液的容器中;清洗結束,反應池中剩余的廢液可以再通過上部吸液或底部排液的方式排出。
進一步地,所述反應池的上部形狀為長方體,下部形狀為弧形或錐形,便于廢液的徹底排出;
所述反應池的形狀可以是呈臥式的圓柱體,石英板及玻璃板中的至少一種安裝于圓柱體的兩個圓形端面;
所述反應池可以是與光路正交兩面為平面的球體,石英板及玻璃板中的至少一種安裝于兩個平面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7781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