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四氟乙烯生產中分離回收二氟二氯甲烷的方法及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77565.4 | 申請日: | 2017-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7972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9 |
| 發明(設計)人: | 李宏躍;段紹書;徐克樹;唐德兵;何夢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C17/38 | 分類號: | C07C17/38;C07C17/383;C07C19/10;C07C21/18;C07C21/18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王文紅 |
| 地址: | 643201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乙烯 生產 分離 回收 二氯甲烷 方法 設備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四氟乙烯生產中分離回收二氟二氯甲烷的方法,包括步驟:1)四氟乙烯熱裂解氣精餾分離后的餾分a,在四氟乙烯單體回收塔內,通過精餾分離,塔頂混合物一部分作為餾分c進入尾氣吸收塔塔釜,另一部分作為餾分d連續回收至氣柜;2)餾分c連續進入尾氣吸收塔塔釜,塔頂噴淋吸收劑與塔釜上升的餾分c在吸收塔內逆流接觸,然后混合物出料進入尾氣解吸塔,3)混合物出料進入尾氣解吸塔,加熱解吸。本發明提出的從四氟乙烯生產工藝中回收二氟二氯甲烷的方法,工藝流程簡單,操作方便,整套生產工藝全封閉運行,安全、節能、環保。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有機化合物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四氟乙烯生產過程中含氟成分的分離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二氟一氯甲烷(F22)裂解制取四氟乙烯(C2F4)工業化生產技術主要有空管裂解和過熱水蒸汽稀釋裂解兩種,而在這兩種工業化生產技術中,過熱水蒸氣稀釋裂解相對于空管裂解有著生產原料單耗低、能耗小、三廢排放量少、生產成本顯著降低等優點。因此,過熱水蒸汽稀釋裂解技術在我國已經普遍應用,生產裝置的規模正逐漸擴大。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四氟乙烯單體的質量直接影響著下游聚四氟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二氟二氯甲烷是F22裂解制四氟乙烯乙烯的一種副產物。雖然現國內四氟乙烯生產工藝普遍采用水蒸汽稀釋裂解制四氟乙烯后副產物的生成量相對空管裂解得到了極大降低,但在當前成熟的四氟乙烯精餾提純工序中,二氟二氯甲烷還難以得到有效的分離,該副產物在精餾分離過程中一部分進入殘液被作為廢液處置,但仍有一部分通過四氟乙烯的回收循環進入生產工藝前端,進而形成累積,實踐證明,當二氟二氯甲烷在生產系統內累積到一定比重后,將直接影響四氟乙烯單體的純度,其隨四氟乙烯成品一并進入后序生產工序,對四氟乙烯相關聚合物產品的質量造成影響。
為保證四氟乙烯聚合物產品質量,在四氟乙烯生產工藝中的二氟二氯甲烷的含量累積到一定程度后,需通過增大廢液排放量和計劃性排空等方式進行處理,在此過程中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和環保風險,同時造成生產系統單耗較高。
目前,雖然四氟乙烯生產工藝的逐步成熟和完善,但在解決四氟乙烯生產過程中二氟二氯甲烷的分離難題方面,國內還未曾見有公開的相關技術。因此,開發一種連續穩定運行、安全高效的從四氟乙烯中回收二氟二氯甲烷的方法和工藝,有利于四氟乙烯生產工業化裝置的優化和產品質量的穩定。
發明內容
針對本領域存在的不足之處,針對工業化四氟乙烯生產裝置,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實用性的從四氟乙烯生產工藝中回收二氟二氯甲烷的方法。
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是提出一種四氟乙烯生產中分離回收二氟二氯甲烷的設備。
本發明上述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四氟乙烯生產中分離回收二氟二氯甲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
1)四氟乙烯熱裂解氣精餾分離后的餾分a,在四氟乙烯單體回收塔內,通過精餾分離,塔釜餾分b排出(進入后續精餾塔),塔頂含有四氟乙烯、六氟丙烯、二氟二氯甲烷的混合物一部分作為餾分c進入尾氣吸收塔塔釜,另一部分作為餾分d連續回收至氣柜;
2)餾分c連續進入尾氣吸收塔塔釜,塔頂噴淋吸收劑與塔釜上升的餾分c在吸收塔內逆流接觸,吸收劑吸收餾分c中的二氟二氯甲烷回到塔釜形成混合物,然后混合物出料進入尾氣解吸塔,吸收塔塔頂成分(氣相)回收至低壓系統;
餾分c中未被吸收的四氟乙烯等混合物g在吸收塔塔頂累積,并從頂回收至低壓系統繼續精餾。
3)混合物出料進入尾氣解吸塔后,通過加熱將混合物內含有的二氟二氯甲烷解吸出來后回收至二氟二氯甲烷儲槽,解吸后的吸收劑被循環利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7756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