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能夠提高存活率的茶樹種植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77411.5 | 申請日: | 2017-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692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1 |
| 發明(設計)人: | 張碎秋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州黍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7/00 | 分類號: | A01G17/00;A01B79/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能夠 提高 存活率 茶樹 種植 工藝 | ||
1.一種能夠提高存活率的茶樹種植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選擇海拔在500-800m且年平均降雨量為1000-1200mm的土壤為茶樹的種植地,并對種植地進行翻耕,且翻耕的深度為20-30cm,在翻耕的過程中,需在種植地內均勻播撒改良材料,且改良材料的用量為20-30kg/畝;
S2:將S1中處理后的種植地靜置5-10天,再次進行二次翻耕,且翻耕深度為30-40cm,并在二次翻耕前,在種植地表面均勻放置微生物肥,能夠在二次翻耕時,將微生物肥掩埋至土壤內,以便微生物肥能夠更好地生存,完成后,備用;
S3:再次選取主干徑為1-3cm且根須旺盛無病蟲害的優質茶樹進行種植,在種植前,需將茶樹置于營養液內進行浸泡8-12h,且浸泡溫度為35-45攝氏度,能夠有效補充茶樹所需要的營養,從而使其后期更好的生長;
S4:將S3中處理后的茶樹移至S2中處理的種植地旁邊,且在移動過程中,需通過保護膜將茶樹根部完全覆蓋,并在保護膜內部噴涂生根液;
S5:對茶樹進行種植,兩顆茶樹之間的間距需保持在1.2-1.5m,以保證茶樹再生長過程中,能夠充分接收到陽光,還需在茶樹根部放置適量的微生物肥,在種植完成后,對在其表面的土壤上澆注適量的水分,以供茶樹根部吸收,然后利用扶樹架將茶樹固定,以避免其傾斜,從而影響生長;
S6:完成植樹后,在植樹后三個月內,需每隔10天在茶樹根上方置入適量的微生物肥,以保證茶樹根對營養的需求,完成后,即完成能夠提高香氣的茶樹種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能夠提高存活率的茶樹種植工藝,其特征在于:在S1中的改良材料為煤灰渣、土壤改良劑、天然有機物質的混合物料,且煤灰渣、土壤改良劑、天然有機物質的重量比為2:0.2: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能夠提高存活率的茶樹種植工藝,其特征在于:在S2中的微生物肥為人糞、家禽糞、牛羊糞以及發酵劑的混合物,且人糞、家禽糞、牛羊糞以及發酵劑的重量比為2:2:2:0.1。
4.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營養液,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的配方如下:有益生物菌群20-30份、有機肽10-16份、硝酸銨5-8份、微量元素5-8份、磷酸二氫鉀5-8份。
5.一種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營養液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
選取攪拌器,并將有益生物菌群、有機肽、硝酸銨、微量元素以及磷酸二氫鉀置入攪拌器內,在50-60攝氏度的條件下進行混合攪拌,在攪拌5-10 min后,再次向其中添加適量的水分,靜置20-30min后,再次進行混合攪拌5-8min,完成后取出,待其溫度恢復至常溫后,即得到營養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州黍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溫州黍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77411.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禿杉的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種水蜜桃提高產量的種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