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EB病毒miR-BART10-5p抑制劑的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77063.1 | 申請日: | 2017-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7281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欣;呂曉明;王建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1/7105 | 分類號: | A61K31/7105;A61P35/00;A61P35/04;A61P11/02;A61P11/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輝 |
| 地址: | 518100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eb 病毒 mir bart10 抑制劑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EB病毒miR?BART10?5p抑制劑的應用。本發明利用微管形成實驗和雞胚絨毛尿囊膜實驗分析發現,在鼻咽癌細胞中呈高度表達的EB病毒miR?BART10?5p能明顯促進鼻咽癌血管新生。本發明的EB病毒miR?BART10?5p抑制劑是以EB病毒miR?BART10?5p的反義寡核苷酸為基礎,經過系列修飾獲得的,通過微管形成實驗、雞胚絨毛尿囊膜實驗及基質膠栓實驗,證實了EB病毒miR?BART10?5p抑制劑能夠明顯抑制鼻咽癌新生血管的生成的作用,具有治療鼻咽癌效果,進一步的,還可以應用于防治鼻咽癌的復發和轉移。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腫瘤分子生物學領域,更具體地,涉及EB病毒miR-BART10-5p抑制劑的應用。
背景技術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指發生于鼻咽粘膜的惡性腫瘤,多發于中年人,偶見于青少年,惡性程度高,是頭頸部腫瘤中復發率和轉移率最高的疾病,早期即可出現頸部淋巴結轉移且轉移率高達80%,常高發于中國的華南地區和東南亞等地,具有明顯地域性。鼻咽癌患者治愈后5年內仍有20~30%患者出現鼻咽癌的復發和轉移,是臨床上導致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臨床治療鼻咽癌的主要手段是手術、放療和化療,盡管當前治療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鼻咽癌5年生存率仍然只有50%左右,因此亟待開發更多的治療方法,能夠輔助放化療進一步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
EB病毒(Epstein Barr virus,EBV)是一種γ皰疹病毒,幾乎所有的未分化和低分化鼻咽癌都與EB病毒潛伏性感染有關。近來研究發現EB病毒編碼的miRNA可參與調控EB病毒編碼的基因和人宿主基因的表達,例如,EBV-miR-BART2能與編碼病毒DNA聚合酶的基因BALF5的3’UTR完全互補。在裂解感染期病毒大量復制時,miR-BART2表達水平降低,對BALF5基因的分解作用減弱,有利于病毒復制循環;隨著miR-BART2選擇壓力變化,BALF5表達降低,EBV感染細胞釋放的病毒顆粒不斷減少,感染進入潛伏狀態(Nucleic Acids Res 310:1035-48,2009)。EBV-miR-BHRF1-3與細胞IFN誘導的T細胞趨化因子CXCL-11/I-TAC的表達水平相關,推測CXCL-11/I-TAC是miR-BHRF1-3作用靶點,EB病毒可以此作為調節方式來干擾宿主的免疫監視和免疫清除作用(Cancer Res 68:1436-42,2008)。EBV-miR-BART5能通過抑制宿主的凋亡前蛋白PUMAHl,上調P53的表達,如果從EBV感染的細胞中去除miR-BART5,將促進PUMA介導的凋亡作用,提示EBV能夠抑制凋亡的發生,從而保護其感染的上皮細胞(J Exp Med 205:2551-60,2008;J Biol Chem 285:33358-100,2010)。miR-BART6-5p能抑制EBNA2病毒癌基因的表達,而這種癌基因的表達在I型和II型潛伏狀態(免疫低反應)向III型潛伏狀態(免疫高反應)轉化的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表明miR-BART6在EBV的感染和潛伏中發揮重要的調節作用(J Biol Chem 285:33358-100,2010)。由此可見,EB病毒miRNA一方面可作用于病毒本身的靶基因,促進病毒的感染和潛伏,另一方面也可以作用于宿主的靶基因,促進病毒逃避宿主細胞的免疫反應,并抑制宿主細胞的凋亡。
然而,有關EB病毒編碼的miR-BART10的作用及機制的研究較少,其中CN105154446A和CN105154586A共同公開了EB病毒編碼的microRNA BART10及其反義寡核苷酸的應用方法,研究證實鼻咽癌組織中EBV-miR-BART10的表達水平與鼻咽癌患者的淋巴結轉移及遠處轉移呈正相關關系;我們對此專利的序列比對,發現其涉及的實際是EBV-miR-BART10-3p。還有研究指出,EBV-miR-BART10-3p可通過靶向BTRC基因能夠促進鼻咽癌EMT的發生進而促進鼻咽癌的轉移(Oncotarget 39:41766-41782)。然而,迄今為止,有關EB病毒miR-BART10與鼻咽癌血管生成的關系未見任何報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未經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7706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