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碳纖維應用工藝性測試裝置及測試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76907.0 | 申請日: | 2017-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6905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龍;馮志海;楊云華;朱世鵬;潘月秀;高建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航天材料及工藝研究所;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N5/02 | 分類號: | G01N5/02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天科技專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范曉毅 |
| 地址: | 100076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碳纖維 應用 工藝 測試 裝置 方法 | ||
1.一種碳纖維應用工藝性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碳纖維應用工藝性測試裝置實現,具體測試步驟如下:
步驟一、將碳纖維紗筒固定于放卷裝置(1)上,牽引碳纖維紗筒上的碳纖維束依次繞過導向輥(2)、彎折導向裝置(5)、絲束展開裝置(6)、絲束張力測量裝置(8)后固定在碳纖維收絲裝置(9)上,測量放卷裝置(1)出口處碳纖維束的初始幅寬;
步驟二、在導向輥(2)和彎折導向裝置(5)之間安裝第一毛絲收集裝置(3),在絲束展開裝置(6)和導向輥(2)之間安裝第二毛絲收集裝置(7);所述第一毛絲收集裝置(3)用于測試碳纖維束的初始毛絲量,所述第二毛絲收集裝置(7)用于測試碳纖維束的工藝起毛量;所述初始毛絲量為第一毛絲收集裝置收集毛絲的重量,與所測試碳纖維束長度和初始幅寬的比值;所述工藝起毛量為第二毛絲收集裝置收集毛絲的重量,與所測試碳纖維束長度和展纖后幅寬的比值;
步驟三、啟動碳纖維應用工藝性測試裝置,設置碳纖維束的運行速度為5~20m/min,碳纖維束通過第一毛絲收集裝置(3)和第二毛絲收集裝置(7)的長度為50~100m;
步驟四、停止碳纖維應用工藝性測試裝置,測量第二毛絲收集裝置(7)入口處碳纖維束的幅寬;取下第一毛絲收集裝置(3)和第二毛絲收集裝置(7),用鑷子收集附著于第一毛絲收集裝置(3)和第二毛絲收集裝置(7)上的毛絲,分別稱量第一毛絲收集裝置(3)和第二毛絲收集裝置(7)上的毛絲重量;
步驟五、更換第一毛絲收集裝置(3)和第二毛絲收集裝置(7),重復步驟一~步驟四,重復次數大于等于3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碳纖維應用工藝性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中第一毛絲收集裝置(3)和第二毛絲收集裝置(7)均由兩塊海綿和一個施壓砝碼(4)組成,所述海綿的長寬尺寸與施壓砝碼的長寬尺寸相同,所述碳纖維束由兩塊海綿的中間穿過,施壓砝碼位于兩塊海綿的上方;所述第一毛絲收集裝置(3)用于測試碳纖維束的初始毛絲量,所述第二毛絲收集裝置(7)用于測試碳纖維束的工藝起毛量。
3.一種碳纖維應用工藝性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卷裝置(1)、導向輥(2)、第一毛絲收集裝置(3)、彎折導向裝置(5)、絲束展開裝置(6)、第二毛絲收集裝置(7)、絲束張力測量裝置(8)、碳纖維收絲裝置(9);
碳纖維紗筒固定于放卷裝置(1)上,碳纖維紗筒上的碳纖維束繞過導向輥(2)后穿過第一毛絲收集裝置(3);穿過第一毛絲收集裝置(3)的碳纖維束依次繞過導向輥(2)、彎折導向裝置(5)、絲束展開裝置(6)后穿過第二毛絲收集裝置(7);穿過第二毛絲收集裝置(7)的碳纖維束依次繞過導向輥(2)、絲束張力測量裝置(8)后固定在碳纖維收絲裝置(9)上;所述碳纖維應用工藝性測試裝置還包括驅動電機和轉速控制系統,在轉速控制系統控制下,驅動電機牽引碳纖維收絲裝置(9)運動,所述碳纖維收絲裝置(9)牽引碳纖維束運動;通過調節放卷裝置(1)的轉動阻力調節碳纖維束所受的張力;
所述碳纖維應用工藝性測試裝置采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試方法完成測試。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碳纖維應用工藝性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毛絲收集裝置(3)和第二毛絲收集裝置(7)均由兩塊海綿和一個施壓砝碼(4)組成,所述海綿的長寬尺寸與施壓砝碼的長寬尺寸相同,所述碳纖維束由兩塊海綿的中間穿過,施壓砝碼位于兩塊海綿的上方;所述第一毛絲收集裝置(3)用于測試碳纖維束的初始毛絲量,所述第二毛絲收集裝置(7)用于測試碳纖維束的工藝起毛量。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碳纖維應用工藝性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綿材料是聚氨酯或軟質發泡材料。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碳纖維應用工藝性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彎折導向裝置(5)為4~6根導向輪,所述碳纖維束在導向輪間彎折的角度為160°~180°。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碳纖維應用工藝性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絲束展開裝置(6)為3~6根展纖輥,所述碳纖維束在展纖輥間彎折的角度為50°~8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航天材料及工藝研究所;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未經航天材料及工藝研究所;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7690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多參數在線檢測的石英晶體微天平系統
- 下一篇:一種鋼渣全鐵含量檢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