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動生成幕墻構件圖的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76679.7 | 申請日: | 2017-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5848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生;湯榮發;顏子聰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剛幕墻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T17/10 | 分類號: | G06T17/10;G06T19/2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譚英強 |
| 地址: | 510635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生成 幕墻 構件 方法 系統 | ||
1.一種自動生成幕墻構件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獲取幕墻的基礎模型,并建立幕墻三維模型;
S2、結合幕墻三維模型和預先設計的板塊模型自動生成并輸出幕墻構件圖和幕墻構件的相關參數;
所述步驟S2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21、按預設的排序編號順序對幕墻三維模型的板塊進行排序編號;
S22、對板塊進行定位,從而確定板塊在三維空間坐標位置;
S23、根據預先設計的板塊模型獲取每個板塊的幕墻構件的三維模型;
S24、從每個板塊的幕墻構件的三維模型中獲取幕墻構件的二維幾何圖形,并根據預設的格式對獲得的二維幾何圖形進行標注;
S25、將二維幾何圖形導入預定格式的加工圖框,并自動將二維幾何圖形的相關參數輸入加工圖框,從而生成幕墻構件圖;
S26、將幕墻構件圖生成AutoCAD格式的排樣圖形,并以預定的格式輸出所有的幕墻構件的參數信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生成幕墻構件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3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結合板塊的參數和預先設計的板塊模型的參數獲取每個板塊的幕墻構件的參數;
結合幕墻構件的參數和板塊的三維模型生成幕墻構件的三維模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生成幕墻構件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4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獲取每個幕墻構件的三維模型,根據幕墻構件的三維模型獲取幕墻構件的截面圖、尺寸信息、切割參數以及空間坐標信息;
根據獲取的信息繪制幕墻構件的二維幾何圖形后,將二維幾何圖形進行排版整理;
結合幕墻構件的尺寸信息和預設格式對獲得的二維幾何圖形進行標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生成幕墻構件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5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將二維幾何圖形導入預定格式的加工圖框中,根據二維幾何圖形自動調整加工圖框大小和位置;
并在加工圖框中相應的位置輸入二維幾何圖形的編號、圖號、頁碼、圖形的索引以及文字描述,從而生成幕墻構件圖。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自動生成幕墻構件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塊模型的參數包括幕墻構件與板塊相對的空間位置信息、角度信息以及尺寸信息,所述板塊的參數包括板塊的尺寸信息及空間位置信息,所述幕墻構件的參數包括幕墻構件的類型、尺寸信息、切割參數、數量信息以及空間方位信息。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自動生成幕墻構件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維幾何圖形包括幕墻構件的各視圖、剖面圖、剖視圖以及局部放大圖。
7.一種自動生成幕墻構件圖的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系統包括:
存儲器,用于存放程序;
處理器,用于執行所述程序以用于執行以下步驟:
S1、獲取幕墻的基礎模型,并建立幕墻三維模型;
S2、結合幕墻三維模型和預先設計的板塊模型自動生成并輸出幕墻構件圖和幕墻構件的相關參數;
所述步驟S2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21、按預設的排序編號順序對幕墻三維模型的板塊進行排序編號;
S22、對板塊進行定位,從而確定板塊在三維空間坐標位置;
S23、根據預先設計的板塊模型獲取每個板塊的幕墻構件的三維模型;
S24、從每個板塊的幕墻構件的三維模型中獲取幕墻構件的二維幾何圖形,并根據預設的格式對獲得的二維幾何圖形進行標注;
S25、將二維幾何圖形導入預定格式的加工圖框,并自動將二維幾何圖形的相關參數輸入加工圖框,從而生成幕墻構件圖;
S26、將幕墻構件圖生成AutoCAD格式的排樣圖形,并以預定的格式輸出所有的幕墻構件的參數信息。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自動生成幕墻構件圖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3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結合板塊的參數和預先設計的板塊模型的參數獲取每個板塊的幕墻構件的參數;
結合幕墻構件的參數和板塊的三維模型生成幕墻構件的三維模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剛幕墻集團有限公司,未經金剛幕墻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76679.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