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級電容器及其裝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76086.0 | 申請日: | 2017-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455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7 |
| 發明(設計)人: | 安仲勛;虞嘉菲;黃廷立;方文英;劉永環;夏恒恒;華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奧威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G11/08 | 分類號: | H01G11/08;H01G11/28;H01G11/76;H01G11/8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超級 電容器 及其 裝配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容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超級電容器及其裝配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圓柱形超級電容器一般采用兩種技術串并聯,一是采用過盈配合實現串并聯,二是采用激光焊接實現串并聯。其中采用過盈配合的優點是生產簡單,對于超級電容器模組中個別損壞的電容器單體可以進行返修,但隨著使用過程中不斷的振動沖擊,會出現電容器單體之間連接內阻增大的缺點。采用激光焊接生產效率高,容易實現自動化,連接內阻不會隨著使用的振動沖擊發生變化,但該裝配方式返修可能性較小,超級電容器模組中只要有一只單體失效,整個超級電容器模組全部失效。
隨著技術的發展,以鋰離子電容器為代表的混合型電容器已成為超級電容器的典型代表,大多數混合型電容器的正負極柱為不同金屬,一般正極為鋁,負極為銅,由于正負極采用的不同金屬,在進行混合型超級電容器的串并聯連接時,無法通過激光焊接的方式實現,只能通過過盈配合的方式實現。然而由于不同金屬熱脹冷縮變化系數不同,導致混合型電容器過盈配合實現串并聯后,會隨著溫度的變化以及振動顛簸等因素,過盈配合的結構會產生間隙,造成混合型電容器的連接內阻增加。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超級電容器及其裝配方法,以解決現有混合型電容器因過盈配合實現串并聯存在的隨著溫度的變化以及振動顛簸等因素造成連接內阻增加,連接不良的問題。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超級電容器,包括至少兩個電容器單體,至少兩個所述電容器單體的極柱之間通過連接片導電連接,且所述連接片與所述極柱之間過盈配合,至少兩個所述電容器單體的極柱之間還電連接有導電片。
作為優選,所述導電片的兩端通過導電膠粘接在所述極柱上。
作為優選,所述導電片兩側開設有第一通孔,防松螺栓穿過所述第一通孔螺紋連接于所述極柱,將所述導電片壓緊在所述極柱的端面上。
作為優選,所述導電片包括金屬編織網以及對稱連接在所述金屬編織網兩端的金屬片,所述金屬片通過導電膠粘接在所述極柱上。
作為優選,所述連接片的兩端開設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過盈配合地套設在所述極柱上。
作為優選,所述連接片采用金屬材料制成。
作為優選,所述連接片和所述導電片均為矩形結構,且所述連接片的面積不小于所述導電片的面積。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超級電容器的裝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0、將連接片兩端的第二通孔過盈配合的套在電容器單體的極柱上;
S20、將導電片固定在所述連接片上,并且所述導電片的兩端接觸所述極柱的端面。
作為優選,所述步驟S10包括:
將所述第二通孔置于所述極柱上方,并敲打所述連接片,使連接片處于水平狀態且所述第二通孔套在所述極柱上端;
在所述第二通孔處放置平墊,并將螺栓螺紋連接于極柱,旋擰螺栓,通過平墊將所述連接片下壓,所述第二通孔完全套在所述極柱上;
取下所述平墊以及所述螺栓。
作為優選,所述步驟S20包括:
將所述導電片的兩端通過導電膠粘接在所述極柱上;
將防松螺栓穿過所述導電片的第一通孔,并螺紋連接在所述極柱上;
旋擰所述防松螺栓,將所述導電片壓緊在所述極柱的端面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通過連接片實現兩個電容器單體的導電連接,且連接片與極柱之間過盈配合,能夠實現電容器單體之間的串并聯。且通過在連接片的基礎上,進一步設置導電片來連接電容器單體之間的極柱,能夠在連接片和極柱因溫度變化以及振動顛簸等因素導致的過盈配合結構產生間隙時,避免超級電容器連接內阻變大,連接不良的問題,提高了超級電容器的安全可靠性。而且使超級電容器的裝配更加簡便迅速,大大方便了后期維修,降低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超級電容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超級電容器的分解示意圖。
圖中:
1、電容器單體;2、連接片;3、導電片;4、防松螺栓;11、極柱;21、第二通孔;31、第一通孔;32、金屬編織網;33、金屬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奧威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奧威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7608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