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微藻綠色節能智能公交站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75129.3 | 申請日: | 2017-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055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3 |
| 發明(設計)人: | 李潤植;季春麗;陳通;尹兆清;杭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H1/12 | 分類號: | E04H1/12;C02F9/14;B01D53/92 |
| 代理公司: | 太原華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14108 | 代理人: | 李毅 |
| 地址: | 030801 山西***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綠色 節能 智能 公交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微藻處理廢水廢氣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微藻綠色節能智能公交站。
背景技術
PM2.5是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于等于2.5微米的細顆粒物,具有粒徑小、比表面積大、活性強、易附帶有毒有害物質(如重金屬、微生物等)、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等特點,大量PM 2.5細顆粒物的排放是導致霧霾的主要原因,其中機動車排放是城市PM 2.5的主要來源之一。因此,對機動車尾氣污染進行控制和治理是緩解霧霾的有效途徑之一,從而提高和改善人類健康。室外出行時,尤其在車站或公交站臺候車時,由于來往和??寇囕v較多,造成車站或公交站附近汽車尾氣濃度升高,給候車乘客健康帶來不利影響。因此開發一種綠色節能環保又可以吸收汽車尾氣和凈化空氣的公交站臺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微藻具有光合效率高、生長速度快、生長周期短、固碳效率高、抗逆性強和吸附強度高且能吸附空氣中大量懸浮顆粒物、重金屬等特點,因此利用微藻吸收汽車尾氣中的CO2和其他有毒有害氣體并產生氧氣以及吸附空氣中的固體顆粒物是解決汽車尾氣污染問題非常有前景的一項低成本高效率的新技術。而且微藻還可用于城市污水中富含N、P廢水的處理,因此微藻在控制和治理環境污染領域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微藻綠色節能智能公交站,將微藻利用城市污水與微藻凈化汽車尾氣技術有機結合,能解決公交車站附近的城市污水和汽車尾氣排放污染問題,并利用了壓力轉換系統,為微藻處理廢水和廢氣提供動力。既有利于廢物利用,而且還節能環保。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微藻綠色節能智能公交站,包括藻液循環系統、污水沉淀處理系統、汽車尾氣收集系統和壓力轉換系統。
所述的藻液循環系統包括傘狀的候車亭、藻液循環套管和微藻培養系統。所述的傘狀候車亭包括支撐桿、感應燈、座凳、進、回液管、流液坡面,感應燈設在傘狀候車亭的內側,座凳設在支撐桿的兩側,進液管設在支撐桿的中心,回液管設在進液管的周邊,流液坡面為傘狀、透明的有機玻璃材質制成,可透光。所述的藻液循環套管由兩組套在一起的管道組成,內管為進液管,外管為回液管。藻液在真空潛水泵的作用下,經藻液循環套管的內管將培養裝置中的藻液泵到候車亭的進液管中,藻液進入傘狀的流液坡面,再通過回液管流入藻液循環套管的外管,最終流回培養裝置中,形成藻液循環。微藻在傘狀的流液坡面接受光照進行光合作用,釋放的O2通過設在進料口管路上的氣體止回閥排出,微藻進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光照白天由自然光提供,當自然光照不足或夜晚時,候車亭中感應燈開啟。所述的微藻培養系統包括培養裝置、進料口、隔膜泵、進液口、進氣管、曝氣裝置、出料口、出料閥。培養裝置一側的上部設有隔膜泵和進料口,培養裝置的另一側上部設有進液口,廢水通過管道泵二和進液口泵入培養裝置,培養裝置一側的底部設有進氣管,由進氣管向培養裝置輸入汽車尾氣,進氣管在培養裝置內連接曝氣裝置,培養裝置一側的下部設有出料口和出料閥。
所述的污水沉淀處理系統包括污水沉淀池、下水道和連接管道,所述污水沉淀池為錐體形,上部設有進水口,一側設有出水口,底部設有排污口。城市污水、雨水等從下水口進入下水道,污水經管道泵一從進水口泵入沉淀池,沉淀池的污水經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后,澄清的水通過出水口、管道泵二泵入微藻培養裝置中,沉降進入池底的污泥,定期從排污口經排污泵排出。
所述的汽車尾氣收集系統包括無動力抽氣風扇、抽氣管和吸氣泵,無動力抽氣風扇設置在座凳下方,抽氣管的一端連接無動力風扇,另一端連接曝氣裝置的氣體進口,抽氣管的中間設置吸氣泵。候車亭周圍的汽車尾氣通過無動力抽氣風扇進入廢氣抽氣管,在吸氣泵的作用下,將廢氣送到微藻培養系統中。
所述的壓力轉換系統包括承壓板、壓力轉換器和動力轉換器。壓力轉換器設在承壓板下方,壓力轉換器與承壓板上下連接,動力轉換器與壓力轉換器連接。當車輛通過公交站時附近路面或停靠在公交站臺時,會經過路面下方的承壓板,通過壓力轉換器將壓力轉換為動力,然后再通過動力轉換器轉換為電能,可為整個體系提供能源。
上述各系統中氣體流速、液體流速、泵和各閥門的開閉、燈的開關、空氣質量和水體質量以及微藻生長狀況監測等均可人工或自動控制,從而便于整個系統的正常運行和維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農業大學,未經山西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7512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鋼結構的節能崗亭
- 下一篇:塑料抗震活動板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