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醛纖維素納米晶須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74555.5 | 申請日: | 2017-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3400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14 |
| 發明(設計)人: | 許淑琴;周姝妤;梁李園;陳敬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B15/02 | 分類號: | C08B15/02 |
| 代理公司: | 蘇州市中南偉業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張榮 |
| 地址: | 21412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纖維素 納米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雙醛纖維素納米晶須的制備方法。將棉短絨原漿經過30%的硫酸在60℃水解4~10小時后,離心洗滌并透析,超聲破碎并離心制備尺寸可控的纖維素納米晶須,產率高達~80%。采用強氧化劑NaIOsubgt;4/subgt;對纖維素納米晶須在40~90℃進行雙醛化反應2~4小時,結合超聲破碎和離心取上清步驟,制得雙醛纖維素納米晶須,尺寸范圍為100~900nm,醛基化取代度為10%~71.2%,產率高達~60%。本發明采用高碘酸鈉法制備雙醛纖維素納米晶須,醛基化度可控,晶須尺寸可控,產率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纖維素衍生物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雙醛化改性的纖維素納米晶須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纖維素作為自然界中存在最廣泛的生物質資源,也是性能優良的天然高分子。由于天然纖維素主要以微纖維形式存在,存在非常強的分子內和分子間氫鍵網絡,導致其極難熔融和溶解。通過對纖維素分子進行不同種類的衍生化反應,包括甲基纖維素、乙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和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等等,能有效改善纖維素分子的溶解性和加工性能,其衍生物形式在醫藥、食品、能源和化工領域有著廣泛應用。
纖維素納米晶須是指直徑為3~20nm,長度為100nm到幾個微米的納米晶體。它是通過化學法包括酸、堿水解,或生物法如酶降解,或機械法包括壓力、加熱爆破等手段,將纖維素微纖維中的無定形區除去,保留其結晶區,得到納米尺寸的棒狀纖維素晶體。纖維素納米晶須具有高長徑比,高比表面積,高結晶度,同時還具有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等優點,常用作分散劑、穩定劑、增強劑。纖維素納米晶須具有特殊的液晶行為,其懸浮液能形成手性向列液晶相。利用兼具光學和機械性能的纖維素納米晶須可作為手性無機物,碳材料或聚合物進行螺旋排列的模板,在光學器件、電池、生物傳感方面具有潛在應用。纖維素納米晶須干燥后再分散困難,通常以懸浮液形式存在,不利于運輸和保存。通過對其進行衍生化,可改善其分散性能,同時賦予其特殊的功能。然而,目前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對纖維素分子進行衍生化,例如纖維素雙醛化改性,而有關將纖維素納米晶須轉化為衍生物形式的研究卻很少。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通過對纖維素納米晶須進行雙醛化改性,以拓展纖維素納米晶須的功能和應用。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雙醛納米纖維素晶須的制備方法,它是以棉短絨原漿為原料,通過酸水解和強氧化劑氧化反應,再結合超聲破碎處理,制得的雙醛纖維素納米晶須尺寸可控,醛基含量可控。
一種雙醛納米纖維素晶須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將棉短絨原漿進行機械攪拌粉碎,取50g投料于500mL?30%硫酸中,在60℃水浴下攪拌反應4~10小時。加水稀釋終止反應,離心洗滌8000rpm,10~20min,取沉淀,加純水重懸,再次離心洗滌,此步驟重復3~4次。將最終得到的乳白色懸浮液進行透析直至pH值為中性。
(2)將步驟(1)中制得的預處理產物用細胞破碎儀進行超聲處理,240W,5~30min,得到纖維素納米晶須的懸浮液,4℃保存。
(3)將步驟(2)中制得的纖維素納米晶須懸浮液調節pH值為2~4,預熱至85℃。
(4)稱取適量強氧化劑高碘酸鈉(NaIO4),避光溶解于純水中。將NaIO4溶液緩慢滴加到步驟(3)中預處理的纖維素納米晶須懸浮液中,于40~90℃攪拌反應2~4小時,整個過程避光處理。向反應體系中加入乙二醇終止反應,冷卻至室溫后透析2天。收集溶液進行冰水浴超聲處理,240W,5~30min;然后離心4000~10000rpm,10~40min,取上清,得到雙醛纖維素納米晶須,4℃保存。
優選地,所述步驟(2)中所述的纖維素納米晶須的粒徑為200~1000n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南大學,未經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7455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