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足踝輔具及其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74309.X | 申請日: | 2017-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757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4 |
| 發明(設計)人: | 許智超;陳適卿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北醫學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F5/00 | 分類號: | A61F5/00;A61H3/00;G06T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蔣林清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足底板 固定單元 小腿 側支架 病患 輔具 足踝 支撐單元 可轉動方式 彈性組件 阻尼組件 內踝 置放 制作 足部 側面 | ||
1.一種足踝輔具,包括:
一足底板,用以置放病患的足部;
一足底板側支架,其包括一內足底板側支架與一外足底板側支架,分別對應病患的內踝與側面踝并與該足底板連接;
一小腿固定單元,用以固定病患的小腿,其中該小腿固定單元與該足底板側支架是以一可轉動方式連接;以及
一支撐單元,設置于該小腿固定單元與該足底板之間,其中該支撐單元包括:
一阻尼組件,用以于病患穿戴該足踝輔具時提供該足底板阻尼效果,以延長足部的下落時間;以及
一彈性組件,用以于病患穿戴該足踝輔具時提供該足底板彈性支撐效果,以避免垂足。
2.如權利要求1的足踝輔具,其中該小腿固定單元與該足底板側支架具有一旋轉軸,且于病患穿戴該足踝輔具時,該旋轉軸是與病患的踝關節的旋轉軸實質上重迭。
3.如權利要求1的足踝輔具,其中該支撐單元是固定于該小腿固定單元上,并經由一拉繩連接至該足底板。
4.如權利要求3的足踝輔具,其中該小腿固定單元包括兩小腿固定件,分別對應于病患的小腿的左右兩相對側。
5.如權利要求4的足踝輔具,其中該支撐單元是設置于該小腿固定單元的該兩小腿固定件上,且該拉繩的兩端是分別連接到位于該小腿固定單元的該兩小腿固定件上的該支撐單元上。
6.如權利要求5的足踝輔具,其中該足底板的底部具有一凹槽,用以容納一部分的該拉繩,以使該拉繩套設于該凹槽內。
7.如權利要求6的足踝輔具,其中該凹槽是對應病患的腳部的趾頭的關節處。
8.如權利要求4的足踝輔具,其中該足踝輔具另包括一連接單元,連接于該小腿固定單元的該兩小腿固定件之間并對應于病患的小腿的后側。
9.如權利要求8的足踝輔具,其中該連接單元包括一寬度可調整式連接單元,用以調整該小腿固定單元的松緊度。
10.如權利要求1的足踝輔具,其中該足底板與該足底板側支架是為一體成型結構。
11.一種制作足踝輔具的方法,包括:
于病患的足踝部的復數個特征點貼附定位標記;
對病患的足踝部進行掃描以形成一足踝部輪廓數據;以及
根據該足踝部輪廓資料制作一足踝部影像模型。
12.如權利要求11的制作足踝輔具的方法,其中根據該足踝部輪廓資料制作該足踝部影像模型包括:
根據該足踝部輪廓資料建立該足踝部影像模型的一足底板模型;以及
根據該足踝部輪廓數據建立該足踝部影像模型的一足底板側支架模型。
13.如權利要求12的制作足踝輔具的方法,其中該等特征點包括:
一第一特征點,位于病患的腳部的第二趾(second metatarsal)的關節處;
一第二特征點,位于病患的腳部的第三趾(third metatarsal)的關節處;
一第三特征點,位于病患的腳部的第四趾(fourth metatarsal)的關節處;
一第四特征點,位于病患的腳部的最外側點;
一第五特征點,位于病患的腳部的最內側點;
一第六特征點,位于病患的內踝(medial malleolus);以及
一第七特征點,位于病患的側面踝(lateral malleolus)。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北醫學大學,未經臺北醫學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74309.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簡式心臟穩定器
- 下一篇:胸腹部術后輔助咳痰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