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扁銅線波繞組電樞繞組在審
申請號: | 201711273669.8 | 申請日: | 2017-12-06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197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7 |
發明(設計)人: | 姜華;宋志環;曹紅飛;徐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域汽車電動系統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H02K3/28 | 分類號: | H02K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驍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1315 | 代理人: | 趙峰 |
地址: | 20132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銅線 繞組 電樞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氣領域,尤其涉及交流電機領域,特別是一種扁銅線波繞組電樞繞組。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扁銅線波繞組電樞繞組,當每槽導體數N=4層時,往往三相繞組選用的連接方式是:1、2層構成一條支路(內層),3、4層為另外一條支路(外層),兩條支路并聯連接,這樣兩條支路間容易存在不平衡,導致兩條支路溫度分布不均、內層比外層繞組溫度高的問題。
從電機波繞組原理可知,每槽導體數N=2層時,每條支路均有3條過橋線、1個星點連接、3根電源引出線。現有的扁銅線波繞組電機,當每槽導體數N=4層時,兩條支路并聯連接時,兩條支路一共有6條過橋線、2個星點連接、6根電源引出線,且這些異型線存在分布集中、結構布線復雜、量產工藝性不好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扁銅線波繞組電樞繞組,所述的這種扁銅線波繞組電樞繞組要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三相繞組兩條支路間溫度分布不均、過橋線與星點連接線和三相引出線分布集中、布線復雜以及量產工藝性不好的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這種扁銅線波繞組電樞繞組,包括四以上偶數層的波繞組結構,其中,每條支路均各自由四以上偶數層的扁銅線構成,所述的波繞組結構包括引出線端和非引出線端,所述的引出線端上設置焊接點,且繞組引出線端部節距均相等,所述的非引出線端均為U型線。
進一步的,所述的非引出線端采用短距,還設置有數量與電機極數相同的節距不相等處。
本發明和已有技術相比較,其效果是積極和明顯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扁銅線波繞組方案,從而實現當每槽導體層數N=4,6,8,10,…且并聯支路為偶數時可以提高電樞繞組內、外層的均勻性,改善內外層繞組溫度不均勻性,提高電機的電氣性能指標。最大的特點是消除扁銅線電樞繞組端部過橋線,只剩下電源引出線和星點連接線,大大簡化了端部異形線的結構布局,減少電機繞組端部空間尺寸。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扁銅線波繞組電樞繞組的三相繞組原理展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扁銅線波繞組電樞繞組的三相繞組原理連接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扁銅線波繞組電樞繞組的每槽導體分布圖。
圖4是本發明的扁銅線波繞組電樞繞組的U相繞組展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的扁銅線波繞組電樞繞組的引出線端過橋線連接端點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的扁銅線波繞組電樞繞組的引出線端電源引出線和星點連接線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圖2、圖3、圖4、圖5和圖6所示,本發明的這種扁銅線波繞組電樞繞組,本實施例以54槽、極對數P=6、短距Y1=8、每槽導體層數N=4為例說明。具體實施方式為:
本發明的這種扁銅線波繞組電樞繞組為四層波繞組結構,繞組引出線端端子U1、U2、U3、U4,V1、V2、V3、V4,……下標數字1、2、3、4分別對應每槽中的1、2、3、4層導體,1、2層繞組與3、4層繞組形式完全相同,但端部連接線的連接方式不同。該繞組改變現有焊接點放在繞組非引出線的布局,改為引出線端,且繞組引出線端部節距相等(Y2=10),這樣引出線端部扭頭時扭斜角度均一致,扭頭工裝模具相對簡單且易實現。
繞組非引出線端全部為U型線,沒有過橋線、星點線、電源引出線三種異型線,更易實現量產全自動化插線。非引出線端除采用短距(Y1=8)外,還有6處節距不相等處(每處Y1’=10,Y1*=7, Y1#=7),該6處可以相鄰布置,也可以不相鄰,均不影響性能。
該扁銅線波繞組沒有采用現有技術方案(將 1、2層構成一條支路(內層),3、4層為另外一條支路(外層),兩條支路并聯連接),每相繞組也是兩條支路,但每條支路均由1、2、3、4 層扁銅線構成。
該措施對每槽導體層數N=4,6,8,10,…且并聯支路為偶數時,各種定、轉子槽配合均適用,且繞組節距為短距、整距、長距均適用。
U相繞組的兩條并聯支路,U相電源一條支路從端子U1進,另一條支路從X4進,然后按照繞組電流方向,分別以波繞形式將所有導體串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域汽車電動系統有限公司,未經華域汽車電動系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7366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面板驅動裝置和面板驅動方法
- 下一篇:具有位置輸入功能的顯示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