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復方植物環保蚊香的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73485.1 | 申請日: | 2017-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915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16 |
| 發明(設計)人: | 黃德祿 | 申請(專利權)人: | 防城港市藍瀚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N65/40 | 分類號: | A01N65/40;A01N25/20;A01N25/34;A01P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38000 廣西壯族自治***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方 植物 環保 蚊香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蚊香的制作方法,特別涉及的是一種微煙或無煙蚊香的制作方法,屬于農業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蚊子是中國人民非常討厭的一種“吸血蟲”,人們對這種蟲子之厭惡由來已久。宋代著名學者歐陽修寫的“憎蚊”詩中說它們:“雖微無奈眾,惟小難防毒”;讓人感喟“熏之苦煙埃,燎壁疲照燭”,就突出表達了人們的這種觀念。歷史悠久的蚊香是最早被使用的殺蟲劑,遠在數千年前的南宋時期便出現過中藥制成的類似驅蚊棒。
為了防止蚊子的禍害,人們逐漸發明了蚊帳和蚊香。其中蚊香的發明可能與古人端午節的衛生習俗及燒香祭祀的習俗有關?!肚G楚歲時記》記載:“端午四民踏百草,采艾以為人,懸之戶上,禳毒氣”。早年端午節人們除在門口插上艾草外,還常浸泡雄黃酒涂在身上。這樣做可能使空氣清新一些,其次還有防止蚊子叮咬的作用。記得年幼的時候,母親在端午節往我額頭點雄黃酒的時候就說可以防止蚊子咬。當然一般家長還會給自己的孩子掛上一個香袋,再吃一些蒜頭以增強防病和驅蟲的效果。
另外,蚊香的發明可能還與古代燒香祭祀的習俗有關。眾所周知,中國很早就開始了燒香祭祀的習俗。最早記載這一習俗的是《詩·周頌·維清》:“維清緝熙,文王之典,肇禋?!币馑季褪侵苋送ㄟ^燃燒一些柴火冒煙來祭天,稱作“禋”或“禋祀”。后來《周禮·春官·大宗伯》記有大宗伯之職包括:“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注:“禋之言煙?!碑斎唬菚r燒的還不是后來的香,只是一些柴草和布帛。《周禮·天官》有“祭祀,共蕭茅”的說法。這里的蕭是一種香草。
大約漢代開始有真正的燒香,因為漢代出現了香爐。此外,史籍記載,漢代曾有通過焚燒“月至香”以“避疫”的記載。說明燒香從“與神明溝通”到“避疫”,香隨材質的變化,功能也在擴大,因而在此基礎上衍化出以“驅蚊”為目的的“蚊香”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蚊香出現的具體時間還不太清楚。從上述歐陽修的詩中可以看出人們已用煙熏的辦法驅蚊。不過,歐陽修的詩中沒有提到用何種材料產生煙霧。原始的蚊香出現在宋代。根據宋代冒蘇軾之名編寫的《格物粗談》記載:“端午時,收貯浮萍,陰干,加雄黃,作紙纏香,燒之,能祛蚊蟲?!边@應當是較早的“蚊香”,并且指出了蚊香的制作原料。雄黃是硫化砷礦石,也是古代用途很廣泛的殺蟲劑。書中還提到制作蚊香時,于端午節時取材,不禁讓人聯想到“蚊香”的與這個節日的插艾草和使用雄黃酒有某種關聯。
宋代的蚊香在清代江南地區得到進一步的完善。近代來華采集茶種的英國人福瓊(RobertFortune)的著作《居住在華人之間》(AResidenceamongtheChinese)中有相關記載。1849年,這個英國園藝學者在從浙江西部到福建武夷山的途中,由于氣候炎熱潮濕,他和隨從都被蚊子叮得整夜無法合眼。后來他的隨從購買了一些當地人使用的一種蚊香,這種蚊香對驅殺蚊蟲很有效。后來他把這一信息帶回歐洲后,引起西方昆蟲學家和化學家的極大興趣,紛紛詢問他這種蚊香是由何種物質所合成。后來,他在浙江定海了解該蚊香的配方,發現此種蚊香由松香粉、艾蒿粉、煙葉粉、少量的砒霜和硫磺混合而成。
明末的《譚子雕蟲》一書記載:“蚊性惡煙,舊云,以艾熏之則潰。然艾不易得,俗乃以鰻鱔鱉等骨為藥,紙裹長三四尺,竟夕熏之”。上述記載說明古人確實曾用端午節懸于戶外的艾作熏蚊的材料。當然這種“蚊香”的產生,在制劑技術上可能還跟艾在針灸術的用途產生的啟發有關。根據宋代《本草衍義》記載:“艾葉干搗篩去青渣取白,入石硫黃為硫黃艾炙”。很可能是在這種“硫磺艾炙”制作工藝的基礎上,使人們聯想到將浮萍干末加雄黃粉制作出實用“蚊香”。
盡管中國古代已經有蚊香,但進行技術革新并使之進行工業化商品生產是由外國人首先進行的。1885年,日本的和歌山縣,慶應大學的上山英一郎(當時24歲)發明了蚊香,一八八八年,上山英一郎請來線香制造工匠,花了兩年時間,開發出全球首創的棒狀蚊香。但是,這種外型類似線香的蚊香,頂多只能持續一個鐘頭,若是要加長長度,又容易折斷。上山的妻子便建議改為漩渦狀。反覆試驗之后,上山才摸索出以一支圓棒為中心,再將兩條粗蚊香卷成漩渦狀的制造方法,這種手卷制造法一直持續到一九五五年左右,才全面機械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防城港市藍瀚達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防城港市藍瀚達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7348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柜式新風機
- 下一篇:一種用于驅趕成蟲和分解蟲卵的微生物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