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管扁平筒身的排氣管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72421.X | 申請日: | 2017-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565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4 |
| 發明(設計)人: | 張振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振飛 |
| 主分類號: | F01N13/08 | 分類號: | F01N13/08;F01N13/18 |
| 代理公司: | 六安市新圖匠心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4139 | 代理人: | 朱小杰 |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扁平 排氣管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排氣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管扁平筒身的排氣管結構。
背景技術
排氣管安裝于發動機排氣岐管和消聲器之間,使整個排氣系統呈撓性聯接,從而起到減振降噪、方便安裝和延長排氣消聲系統壽命的作用。現有的排氣管通常為一道管道,由于排氣道的直徑不能隨意擴大,因此,這樣的排氣管對于排量較大的發動機來說,排氣的速度受到限制,不但會影響到發動機的工作,而且還加重了排氣管上的熱量積存。
申請公布號:CN103925056A,公布了一種機動車排氣管,在主要技術方案是在機動車排氣管末端增設金屬軟管,其主要技術特征包括排氣管、金屬軟管和螺絲,排氣管和金屬軟管通過螺絲固定連接,金屬軟管套接在排氣管末端。上述結構設計不合理,而且排氣效率非常低;同時,現有的排氣管為了使整個排氣系統呈撓性聯接大多結構比較復雜,安裝不方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多管扁平筒身的排氣管結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多管扁平筒身的排氣管結構,包括筒身,所述筒身為扁平型的圓柱體結構,筒身的頂部和底部均密封焊接有筒身端蓋,筒身底部兩側均設有進氣端口,進氣口處均安裝有筒身連接管,筒身連接管一端與進氣端口焊接,筒身連接管的另一端設有發動機,筒身連接管和發動機之間安裝有進氣管,筒身頂部安裝有梅花碗,梅花碗上焊接有加強板,梅花碗頂部連接有排氣管I、排氣管II、排氣管III和排氣管IV,所述排氣管I和排氣管III外壁頂部均固定有第一固定耳,兩個第一固定耳的一側均設有第二固定耳,第一固定耳與靠近其一側的第二固定耳之間安裝有第二固定耳連接管,所述排氣管I和排氣管III均為G型結構,排氣管II、排氣管IV均為S型結構,排氣管I、排氣管II、排氣管III、排氣管IV與梅花碗的連接處均設有分流板,排氣管I、排氣管II、排氣管III和排氣管IV遠離梅花碗一端的開口處朝向相同。
優選的,所述進氣管內安裝有進氣管內膽管,進氣管內膽管靠近筒身的一端安裝于進氣管內,進氣管內膽管和進氣管之間安裝有內塞蓋,進氣管內膽管遠離筒身的一端焊接于進氣管內。
優選的,所述內塞蓋包括固定板和分別固定于固定板兩端的兩個彈性安裝板,兩個彈性安裝板均與固定板之間焊接,彈性安裝板設置于進氣管內膽管的內壁與進氣管外壁之間。
優選的,所述筒身連接管為錐形結構,筒身連接管與進氣管連接的一端口徑小于與筒身連接管與筒身連接的一端的口徑。
優選的,所述第一固定耳的直徑大于第二固定耳的直徑。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本發明結構簡單,制造工藝簡便,各部件的焊接處焊縫流暢,飽滿;
2、裝置整體表面無焊渣,無毛刺,無焊接漏洞;
3、除法蘭外其他部件通過焊接等固定連接方式形成一體,在安裝使用時大大提高了安裝效率;
4、通過梅花碗連接有排氣管I、排氣管II、排氣管III、排氣管IV,大大提高了尾氣處理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多管扁平筒身的排氣管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第一固定耳、2第二固定耳連接管、3第二固定耳、4排氣管I、5排氣管II、6筒身端蓋、7筒身、8內塞蓋、9筒身連接管、10進氣管、11進氣管、12加強板、13排氣管III、14排氣管IV、15進氣管內膽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振飛,未經張振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7242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摩托車排氣管防護罩
- 下一篇:一種多級雙管牛頭型排氣管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