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埋地式磷肥就地回用裝置及污水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1271906.7 | 申請日: | 2017-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8343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25 |
| 發明(設計)人: | 趙茜;張茹;劉磊;王洪波;王金鶴;馬永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建筑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3/30 | 分類號: | C02F3/30;C02F11/04;C05F5/00;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37218 | 代理人: | 趙玉鳳 |
| 地址: | 251200 山東省濟***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磷肥 就地 裝置 污水處理 方法 | ||
1.一種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下述的埋地式磷肥就地回用裝置,包括污水處理池、分段設置于污水處理池內部且依次連通的厭氧處理區、好氧處理區、斜板沉淀區和污泥腐熟處理區,厭氧處理區和好氧處理區之間設有實現氣液固三相分離的三相分離裝置;所述厭氧處理區上部設有污水進水管,底部設有多個攪拌器;所述好氧處理區內設有束狀填料、曝氣裝置和攪拌器,曝氣裝置和攪拌器位于好氧處理區的底部,束狀填料位于曝氣裝置和攪拌器的上方;所述斜板沉淀區內設有沉淀擋板、集泥斗、出水管、含磷污泥回流管和含磷污泥回收管,多個沉淀擋板位于集泥斗上方,出水管一端與斜板沉淀區上方的出水裝置相連,另一端延伸至污水處理池外;含磷污泥回流管一端與集泥斗底部相連,另一端延伸至好氧處理區;含磷污泥回收管一端與集泥斗底部相連,另一端延伸至污泥腐熟處理區;污泥腐熟處理區頂部設有投料觀測孔;
厭氧處理區和好氧處理區通過第一隔板隔開,好氧處理區和斜板沉淀區通過第二隔板隔開,斜板沉淀區和污水腐熟處理區通過第三隔板隔開;三相分離裝置位于第一隔板上,第二隔板上設有使好氧處理區污水流向斜板沉淀區的第一出水堰,第三隔板上設有使斜板沉淀區中水流向污水處理池外的第二出水堰;
所述三相分離裝置包括第一下部隔板、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第一下部隔板設置于第一隔板上,且第一下部隔板的上端和下端與第一隔板之間均留有一定長度的孔隙,第一擋板傾斜設置于第一隔板的下端,第二擋板傾斜設置于第一隔板與污水處理池下壁的交接處,第一下部隔板和第一擋板之間設置出氣縫,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之間設置出水縫,第一下部隔板和第二擋板之間設置污泥回流縫;
第一下部隔板與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之間的夾角均為n,n的取值范圍為30°~40°;
沉淀擋板與地面之間的夾角為β,其中β的取值范圍為45°~60°;
該方法基于所述的埋地式磷肥就地回用裝置,并包括以下步驟:S01)、厭氧處理:將化學需氧量為50~400mg/L、生化需氧量為25~100mg/L、總氮濃度為5~10mg/L且pH值為7.2~7.5的廢水以0.5 ~0.8m/h從厭氧處理區的上部污水進水管引入厭氧處理區,在厭氧處理區中進行厭氧反應,通過攪拌器不斷進行攪拌混合,利用厭氧菌充分釋放磷,同時降解吸收污水中的有機物,將其轉化為PHAs,厭氧處理時間為8~12h,經厭氧處理后的污水進入三相分離裝置,在三相分離裝置中進行氣、液、固的分離;所述的污水為農村含磷生活污水;
S02)、好氧處理:經分離后的污水通過三相分離裝置的出水縫進入好氧處理區內,在好氧處理區采用束狀填料形成的生物膜對污染物進行吸收降解作用,即控制水力停留時間為4~6h、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為400~500 mg/L、溶解氧為3.0~6.0mg/L進行好氧生物處理,將污水中的磷以及剩余難降解的有機物去除,經過好氧處理區處理后的污水通過第一出水堰進入斜板沉淀區;
S03)、斜板沉淀處理:經好氧處理區處理后的廢水通過第一出水堰進入斜板沉淀區,在斜板沉淀區中運用淺池沉淀理論完成固液分離,即控制溶解氧為0.5 ~1.5mg/L,總磷為0.5~1.0mg/L,沉淀時間為3~5h,固體物質在重力作用下沉入集泥斗,上清液則逐漸上升,經第二出水堰收集后,從出水管排出中水回用,集泥斗的部分污泥通過含磷污泥回流管回流至好氧處理區,剩余污泥則通過含磷污泥回收管進入污泥腐熟處理區;
S04)、污泥腐熟處理:剩余污泥通過含磷污泥回收管進入污泥腐熟處理區后,與經投料觀測孔投加的秸稈和麥殼進行堆肥化處理,實現剩余污泥的資源化利用,回收部分磷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氣裝置包括空壓機、曝氣管和多個曝氣頭,曝氣管一端與空壓機相連,另一端延伸至好氧處理區底部,多個曝氣頭設置于好氧處理區底部的曝氣管上,且曝氣頭位于攪拌器的下方。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厭氧處理區和好氧處理區的容積比例為1: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厭氧處理區、三相分離裝置、好氧處理區、斜板沉淀區和污泥腐熟處理區埋在地面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建筑大學,未經山東建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71906.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處理廚房廢水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浮動式雙床微孔膜水體修復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