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紅稻高產栽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71680.0 | 申請日: | 2017-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503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4 |
| 發明(設計)人: | 葛茜;李曉梅;李厚華;潘輝;陳欽;張萬春;馬曉麗;周子凡;楊霄;史莉娜;趙芬;瞿利英;莫丹;趙強;高媛;楊杰;張亮;陳新;廖興茂 | 申請(專利權)人: | 漢中市農業科學研究所(陜西省水稻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22/22 | 分類號: | A01G22/22;A01G7/06;A01G13/00;A01C1/06;A01C1/08;A01C21/00;A01N57/20;A01N43/54;A01N43/16;A01P1/00;A01P3/00;A01P7/04;A01P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723000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產 栽培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紅稻高產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紅稻,又叫紅轂、紅香稻,古名罷亞紅。紅稻采收后,晾干加工脫皮,得到的糙米就是紅米。洋縣紅米產于“朱鹮之鄉”陜西省漢中市洋縣。洋縣紅米米粒表皮紅色、粉紅色,米質以半玻璃質的品種占多數,秈、粳、粘、糯均有,屬特種稻米范疇中的有色稻米,其糙米為紅色。經現代科研證明,洋縣紅米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能夠清除自由基、延緩衰老,改善營養性貧血,增強免疫力;同時具有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等功能,是少年和老年人食用的滋補佳品,也是食品加工、釀造和提取色素的優質原料。特別是洋縣紅米具有升高血漿高密度脂肪膽固醇、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的作用,很適宜于兒童強筋壯骨和老年人補鈣。現有技術中因紅稻的高度難控制、秧苗容易倒、病蟲多,導致產量低下,因此,存在改進空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紅稻高產栽培方法。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本發明包括以下步驟:
(1)適期播種、培育多蘗壯秧:采用兩段育秧和薄膜育秧4月12-20日播種,畝用種量2-3公斤,藥劑浸種預防水稻惡苗病。按1:8比例準備秧田。浸種催芽后用水稻旱育秧專用藥肥緩釋高吸水種衣劑拌種包衣后播種。秧田管理采取水育旱管方式,水分管理以濕潤管理為主。3~4葉期畝噴15%多效唑30~40克,矮化培育多蘗壯秧。插秧前2~3天普遍防治二化螟、稻蝗及苗稻瘟,防止病蟲帶入大田。達到秧齡35~45天、葉齡6~7葉、單株帶蘗2~3個、清秀無病蟲的壯秧標準。
(2)搶時早插、合理密植:5月20日~5月30日之間搶時早插,拉繩定距,穴插雙株,,以9×5寸為宜,畝插1.3萬穴左右,穴插7~8苗,畝基本苗9~10萬。
(3)測土配方、平衡施肥:根據每畝500公斤目標產量,施肥總量應在畝施(N)8~10公斤,磷(P2O5)5~6公斤,鉀(K2O)7~8公斤,硫酸鋅2公斤。氮肥施用方式為:基肥:追肥:穗肥按照(5-6):3:(1-2)的比例分次施入。具體方法是在水稻插秧前將農家肥、磷肥、60%的鉀肥和氮肥總量的50~60%做基肥施入,30%氮肥在插后7~10天施入,水稻抽穗前20天左右,將10~20%氮肥作穗肥看苗確定施肥量,葉濃少施,葉淡多施,結合追施穗肥,將剩余40%的鉀肥一次施入。
(4)科學灌水、合理促控:在大田水分管理上,采取肥促水調、間隙淺灌的模式,實行分田引水,節水灌溉。做到淺水插秧,深水護苗,寸水促蘗,苗夠或時間到及時曬田。一般在6月25-30日左右或總莖數達到20萬以上時,退水曬田控苗。7月15日前及時復水,抽穗揚花期保持淺水層,勾頭散籽后采取間歇灌水,前水不見后水,以濕潤為主;蠟熟期干干濕濕灌溉;收獲前7天左右排水落干。防斷水過早,避免發生青枯降低粒重,又要防止灌水過深,導致桿軟倒伏垮鐮。
(5)病蟲綜防,減災保產:首先要高度重視秧母田特別是遲插秧田蟲害的防治;插秧后5~7天在插秧后5~7天,用20%阿維·三唑磷EC60ml兌水噴霧或每畝用殺蟲雙大粒劑1公斤拌土撒施。結合追肥選用高效低毒廣譜性除草劑進行化學除草。7月10—15日每畝用兩袋5%的井崗霉素兌水40公斤,對植株中下部噴霧,防治紋枯病。易感稻曲病品種,水稻破口抽穗前5~7天,用16%的“仙耙稻豐收”可濕性粉劑稀釋600倍對穗部噴霧,防治稻曲病。出穗前用“苯用甲·嘧菌酯懸浮劑+5%氨基寡糖素+敵百蟲“進行兩防一噴”,防病防蟲防早衰。注重稻瘟病防控:在秧田3~4葉期防苗瘟,6月下旬分蘗盛期挑防葉瘟,7月下旬防穗頸稻瘟。畝用40%的稻瘟靈可濕性粉劑67~100g或25%的三環唑可濕性粉劑100~150g兌水噴霧,重點在水稻破口期防治穗頸稻瘟。
(6)適時收獲:當95%以上稻谷籽粒黃熟時,搶晴收獲,進行晾曬、入倉。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發明是一種紅稻高產栽培方法,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旱育保姆拌種包衣在水育秧應用,結合水育旱管方式和多效唑應用,有效控制秧苗高度,矮化培育多蘗壯秧;施肥方式中增加了鉀肥比例,增強了植株抗倒性,解決了紅稻易倒伏問題。出穗前用“苯用甲·嘧菌酯懸浮劑+5%氨基寡糖素+敵百蟲“進行兩防一噴”,防病防蟲防早衰。提高紅稻的產量和品質,具有推廣應用的價值。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本發明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漢中市農業科學研究所(陜西省水稻研究所),未經漢中市農業科學研究所(陜西省水稻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7168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