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富硒金線蓮的栽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71405.9 | 申請日: | 2017-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129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1 |
| 發明(設計)人: | 羅來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羅來輝 |
| 主分類號: | A01H4/00 | 分類號: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越秀區海心聯合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羅振國 |
| 地址: | 514700 廣東省梅州市梅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富硒金線蓮 栽培 方法 | ||
1.一種富硒金線蓮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1)制備提取液:篩選富硒紅茶末或粗老茶,粉碎后加入純凈的清水,提取過濾得到富硒紅茶提取液;
(2)不定芽增殖:選取不含頂芽和長根的中間段莖節為外植體,接種于MS培養基上,兩個月增殖6倍以上;
(3)壯苗培養:移植到1/2MS基礎培養基并添加富硒紅茶提取液形成的壯苗培養基上培育至出苗;
(4)選地栽培:采用林下仿野生種植金線蓮的方法,選擇在海拔高度400m以上的林地溪溝邊蔭涼處,近闊葉林或針闊葉林交混地帶,空氣相對濕度70%,常風小或靜風,透光度為25~35%,周圍有水源,土壤pH為4.5~6.5;
(5)栽植地處理:對選好的林地進行除雜和平整,然后將處理好的苗床腐殖土與富硒土、木屑、富硒茶末做基料充分混勻,作為栽植基質;
(6)將金線蓮組培生根苗移至煉苗棚,煉苗培養6天~14天后移出,清洗干凈,用殺菌水消毒8~12分鐘后攤開,得到金線蓮幼苗,移栽入林地苗床;
(7)在金線蓮生長期間,用富硒紅茶提取液與清水按體積比為1:2~4稀釋,得稀釋液,每隔一個月對葉面和培育基質均勻噴施一次稀釋液;
(8)按照已有金線蓮常規栽培技術標準,做好相關的養護管理及病蟲害防護,保證金線蓮正常生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富硒金線蓮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具體為:
a)篩選硒含量≥1.0mg/kg的富硒紅茶末或粗老茶,并在粉碎機中粉碎,得富硒紅茶粉;
b)向粉碎后的富硒茶粉中加入清水,控制料液比在80~90g/L,加熱到80~85℃,恒溫攪拌1~2小時,轉速為120r/min,然后自然冷卻至室溫,經過濾得到濾液A;
c)向步驟b)的濾渣中繼續加入清水,控制料液比在110~120g/L,加熱到70~75℃,恒溫攪拌1~1.5小時,轉速為90r/min,然后自然冷卻至室溫,過濾得到濾液B;
d)向步驟c)的濾渣中加入沸水,控制料液比在140~150g/L,浸泡20~30min,然后自然冷卻至室溫,過濾得到濾液C;
e)將濾液A、濾液B和濾液C混合均勻,即得富硒紅茶提取液。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富硒金線蓮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具體為:不定芽增殖:選取不含頂芽和長根的中間段莖節為外植體,接種于MS培養基上,同時培養基中再加入下述濃度的輔助料:BA3.2~4.5mg/L、NAA0.5~1.0mg/L、蔗糖28~30g/L和瓊脂6~8g/L,兩個月增殖6倍以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種富硒金線蓮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培養基pH值為5.2~5.8;培養條件為:溫度23~27℃,光照時間11~13h/d,光照強度1500~2000lx。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富硒金線蓮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的壯苗培養基中,還添加有下述濃度的輔助料:蔗糖27~30g/L、NAA2.0~3.0mg/L及香蕉汁95~100g/L。
6.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種富硒金線蓮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富硒紅茶提取液的添加濃度為100~110g/L。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富硒金線蓮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所述富硒土的硒含量為0.5~1.5mg/kg。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富硒金線蓮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對選好的林地進行除雜和平整具體為:清除選用林地的雜草和雜灌,沿等高線方向、階臺式、按帶狀方式開墾,形成苗床,用生石灰消毒2~4天,每平方米施0.05~0.1千克。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富硒金線蓮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苗床腐殖土與富硒土、木屑、富硒茶末的重量比為2~4:2~3:1~2:0.5~1。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富硒金線蓮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7)中,每隔一個月對葉面和培育基質均勻噴施稀釋液時,葉面噴施量為300~450ml/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羅來輝,未經羅來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71405.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地下室滲漏處理結構及方法
- 下一篇:一種可調式鐵軌表面智能打磨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