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支撐結構的吸油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71400.6 | 申請日: | 2017-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353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5 |
| 發明(設計)人: | 張金龍;王菊霞;王菊華;蒲婷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貝多環保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15/04 | 分類號: | E02B15/04;E02B15/1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賈允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支撐 結構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浮油清理器材,特別是一種具有支撐結構的吸油裝置,包括支撐體、浮力機構和吸油棉,所述浮力機構設置在支撐體上,所述吸油棉包覆在所述浮力機構的外側;所述支撐體由第一擋圈、第二擋圈和多根連接桿組成,所述浮力機構包括第一浮體和第二浮體,所述吸油棉包括基體、第一裙邊、第二裙邊、第一拉繩和第二拉繩,所述基體分別與第一裙邊和第二裙邊相連,所述第一拉繩的一端與所述第一裙邊固定,另一端與所述支撐體的第一擋圈連接,所述第二拉繩的一端與所述第二裙邊固定,另一端與所述支撐體的第二擋圈連接。本發明的吸油裝置既能增大吸附面,又能確保吸油裝置能長時間浮于水面,發揮良好的吸油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浮油清理器材,特別是一種具有支撐結構的吸油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全世界的水上油運輸量日益突飛猛進。水上運輸業的漏油事件也頻頻發生。給全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帶來巨大的威脅。治理海上、江上的溢油,漏油污染是目前全世界人們共同面對、刻不容緩的頭等大事。
目前治理水上溢油事故的主要手段是先將溢油用充氣式和浮子式橡膠圍油欄或PVC圍油欄先圍住,然后再用其他能吸油的材料或設備對其進行處理。這種傳統做法既非常費力、效率低,而且操作成本很大,且傳統圍油欄只能吸,不能收油,布控圍油欄非常麻煩,圍油欄的重量很重,在海上、江面上布放圍油欄又具有很大危險性,且傳統的吸油圍欄、吸油繩、吸油索能承受的吸油重量很低,用吊車吊起時均會斷裂。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支撐結構的吸油裝置,該裝置具有由支撐體和浮力機構組成的支撐結構,支撐結構外包覆吸油棉,既能增大吸附面,又能確保吸油裝置能長時間浮于水面,發揮良好的吸油作用。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支撐結構的吸油裝置,所述裝置包括支撐體、浮力機構和吸油棉,所述浮力機構設置在支撐體上,所述吸油棉包覆在所述浮力機構的外側;
所述支撐體由第一擋圈、第二擋圈和多根連接桿組成,所述連接桿的一端連接第一擋圈,連接桿的另一端連接第二擋圈,所述浮力機構包括第一浮體和第二浮體,所述第一浮體和第二浮體設置在所述支撐體外側,并且,所述第一浮體和第二浮體能夠相互結合成一體,從而包裹所述支撐體,
所述吸油棉包括基體、第一裙邊、第二裙邊、第一拉繩和第二拉繩,所述基體分別與第一裙邊和第二裙邊相連,所述第一拉繩的一端與所述第一裙邊固定,另一端與所述支撐體的第一擋圈連接,所述第二拉繩的一端與所述第二裙邊固定,另一端與所述支撐體的第二擋圈連接。
優選地,所述支撐體和浮力機構構成圓筒形結構,所述第一浮體和第二浮體覆蓋所述支撐體的連接桿部分,使所述支撐體的第一擋圈和第二擋圈暴露出來。
優選地,所述第一浮體與第二浮體通過扣合方式結合為一體,所述第一浮體具有母端結合口,所述第二浮體具有公端結合口,所述母端結合口為開設在所述第一浮體端部的凹槽,所述公端結合口為設置在所述第二浮體端部的凸起結構。
優選地,所述第一浮體和第二浮體為聚氨酯泡沫、聚氨酯樹脂、聚甲基丙烯酰亞胺泡沫、聚氯乙烯泡沫或環氧泡沫塑料。
優選地,所述支撐體為塑料材質。
優選地,所述基體包括防漏層和吸油層,所述吸油層具有第一表層和與所述第一表層相對的第二表層,所述第二表層與所述防漏層粘接,所述吸油層上開設有多個吸附孔,所述吸附孔貫穿所述吸油層。
優選地,所述吸附孔的形狀為錐形,并且,吸附孔的孔徑由所述第一表層向所述第二表層漸縮。
優選地,所述防漏層為PE防漏層。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貝多環保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蘇州貝多環保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7140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