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180°切向進汽低壓鑄造內缸在審
| 申請號: | 201711270237.1 | 申請日: | 2017-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057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成佳;馬玉麗;鮑大虎;徐福生;李光磊;周新靈;王洪鵬;康劍南;王龍洋;宋衛平;譚艷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1D25/26 | 分類號: | F01D25/26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昕 |
| 地址: | 150046 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180 低壓 鑄造 | ||
180°切向進汽低壓鑄造內缸,涉及低壓內缸領域。本發明是為了解決現有的鋼板焊接結構形成的低壓內缸,汽腔室無法控制,汽流不均勻,而單進汽口進汽形式的鑄鐵內缸存在進汽口單一,進汽量小的問題。第一進汽口與第二進汽口180°對稱設置在蝸殼結構上,其中第一進汽口位于蝸殼結構的入口,在第一進汽口和第二進汽口之間且在蝸殼結構底部開有抽汽口,通過該抽汽口將汽體抽走,蝸殼結構的內殼沿周向開有出汽口,汽流通過第一進汽口和第二進汽口進入蝸殼結構內,從出汽口流入到外缸里。該結構的低壓內缸及低壓模塊汽腔汽流流動均勻,進汽量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180°切向進汽低壓鑄造內缸。屬于低壓內缸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汽輪機低壓內缸多為鋼板焊接結構或者是單進汽口進汽形式的鑄鐵內缸。鋼板焊接結構的低壓內缸雖然具有結構多變、實現簡單的特點,但是無法實現對進汽腔室的控制,汽體無法有序的從進汽口流入到低壓內缸中,汽流不均勻;單進汽口進汽形式的鑄鐵內缸雖然可以控制進汽腔室,但是進汽口單一,進汽量小。
本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現有的鋼板焊接結構形成的低壓內缸,汽腔室無法控制,汽流不均勻,而單進汽口進汽形式的鑄鐵內缸存在進汽口單一,進汽量小的問題。現提供180°切向進汽低壓鑄造內缸。
180°切向進汽低壓鑄造內缸,所述180°切向進汽低壓鑄造內缸為低壓內缸1,低壓內缸1包括蝸殼結構1-1、第一進汽口1-2、第二進汽口1-3、抽汽口1-4和出汽口1-5,
第一進汽口1-2與第二進汽口1-3180°對稱設置在蝸殼結構1-1上,其中第一進汽口1-2位于蝸殼結構1-1的入口,
在第一進汽口1-2和第二進汽口1-3之間且在蝸殼結構1-1底部開有抽汽口1-4,通過該抽汽口1-4將汽體抽走,
蝸殼結構1-1的內殼沿周向開有出汽口1-5,
汽流通過第一進汽口1-2和第二進汽口1-3進入蝸殼結構1-1內,從出汽口1-5流入到外缸3里。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低壓內缸為蝸殼結構且具有兩個進汽口,第一進汽口位于蝸殼結構的入口,第二進汽口位于蝸殼結構上,且第二進汽口的位置相當于第一進汽口圍繞蝸殼結構的軸心旋轉180°,汽流通過兩個進汽口,在蝸殼結構的低壓內缸內流動,最后沿蝸殼結構的內殼周向流動到外缸里;本申請的結構簡潔,蝸殼結構的進汽腔室漩渦小,蝸殼結構的汽腔相比現有的鋼板焊接結構的汽腔汽流流動均勻,汽流在蝸殼結構的汽腔內流動特性好,本申請具有兩個進汽口,進汽量大,有利于提高整體機組的熱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兩個低壓內缸和兩個外缸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處剖視圖;
圖3為低壓內缸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參照圖1至圖3具體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所述的180°切向進汽低壓鑄造內缸,所述180°切向進汽低壓鑄造內缸為低壓內缸1,低壓內缸1包括蝸殼結構1-1、第一進汽口1-2、第二進汽口1-3、抽汽口1-4和出汽口1-5,
第一進汽口1-2與第二進汽口1-3180°對稱設置在蝸殼結構1-1上,其中第一進汽口1-2位于蝸殼結構1-1的入口,
在第一進汽口1-2和第二進汽口1-3之間且在蝸殼結構1-1底部開有抽汽口1-4,通過該抽汽口1-4將汽體抽走,
蝸殼結構1-1的內殼沿周向開有出汽口1-5,
汽流通過第一進汽口1-2和第二進汽口1-3進入蝸殼結構1-1內,從出汽口1-5流入到外缸3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127023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